全是按要求訂製,
對於馮家鐵匠鋪來說,雖然這些炊具看著有些怪,但也難不倒他們。
李逸提要求,甚至畫出圖樣來,他們問好尺寸,說好厚薄就可以開乾,他們家鋪子效率還是很快的,東西都已經完成。
“這是你訂製的七印加厚鑄鐵大鍋,寬兩尺一,深八寸,重二十五斤,手工泥模澆鑄而成······”
那口大鐵鍋,李逸看後很滿意,完全就是按照他要求打造的,生鐵、澆鑄,還配了一個大木蓋。
一印三寸,七印剛好二尺一,足夠大,用來炸油豆腐泡就很合適。
“你這個釜,樣式挺奇特的,我打了一輩子鐵,還是頭次打造這種,就像是一個釜從中剖開兩半了。”
唐代做飯的炊具挺多,但沒有叫鍋的,一般都是釜、鼎、鬲、罐等樣式的,一大特點就是都比較深,比如釜,好像卵狀,上端開個開子,有的還帶三足。
這種炊具適合燉煮,不適合煎炒。
適合煎的有鏊子、鐺子等,很淺,適合烙餅。
那種相對沒那麼深的,形似半圓球的一般叫小釜。
李逸訂製的大鐵鍋,就是後世柴火灶上那種,用生鐵鑄造,優點是厚重、堅固,壽命長,缺點是導熱較慢,不好搬動,這鍋適合燉煮,也可以煎炒。
他訂製這大鍋就是準備打柴火灶的,做豆製品加工,也需要。…。。
大號鑄鐵平底鍋,則是用來煮漿生產腐竹的。
“這口小釜,是熟鐵鍛打而成,”掌櫃的拿出那口熟鐵炒鍋,還跟李逸顯擺手藝,說這鍋經過了他們師徒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經受了三萬六千次鍛打。
“耐用抗造不生鏽,一鍋可以傳三代,人走鍋還在。”
李逸看著不太平整的熟鐵鍋,根本不信真鍛打了三萬六千次,能鍛打三千六百次都不得了了,“師傅你祖籍莫不是章丘?”
掌櫃的一臉驚訝,瞪大眼珠子,“李村長怎麼知道的,我家祖上還真是濟南郡章丘縣的,幾十年前我阿祖帶著我耶逃荒來關中的。章丘的鐵匠可是天下聞名,我家世代都是打鐵匠·······”
平底鍋的直徑達三尺,比那八印大鍋還大,這更像是個超大號的鑄鐵托盤。
一口八印大鐵鍋,兩口大平底鍋,一口生鐵鼎罐,還有一個煎餅鏊子和一個鐵鐺,再加一口熟鐵鍛打炒菜鍋,
大小七個鍋,算賬的時候嚇了李逸一跳。
那個八印大鐵鍋,25斤重,損耗3斤,鐵料六匹絹,工費合四匹絹,一口鍋總共十匹絹,跟李逸那頭三歲口的黃牛一個價,鐵料一斤合到七十多錢。
關鍵是這工費挺貴,花了近一千五百錢。
兩口平底大鍋,直徑三尺,用料跟大鐵鍋差不多,因此也是每口算的十匹絹。
那口鍛打的熟鐵鍋雖小,可也很貴,熟鐵是生鐵三倍價,這鍋的手工費甚至占了鍋的六成。
三斤重的鍋,價五匹半絹。另外的鏊子和鐺,則每個三匹絹。
“七口炊具,總共是四十一匹半絹,附贈七個木頭鍋蓋和三把鐵鍋鏟。”
掌櫃的拿著把算籌擺弄計算給李逸看,李逸看不懂算籌計算方法,暗裡驚訝這價格。
怪不得說百姓用不起鐵鍋,實在是太貴,用陶罐、沙缽、甚至瓦盆也可以煮飯做菜嘛,還不生鏽呢。
幾口鍋,四十一匹半絹,現在一頭青壯耕牛才十匹絹左右,這就四頭牛錢沒了。
“李村長也是我家六郎的朋友,這兩把訂製的鐵鍋鏟我們就不收錢了。”掌櫃的笑道。
一旁的蘭香直呼好貴。
“丫頭,這可不貴嘞,如今糧食都啥價了,以前糧食一鬥二三十錢時,這鐵一斤也要三四十錢,如今糧食一鬥三四百錢,鐵一斤才七十來錢,李村正訂製的這批炊具,都是新式樣的,我們費時更多,泥模都反複做了好幾次,鐵料損耗也多,我們都沒多算······這麼多訂製的鐵器呢,攏共也才值四石多點大米,真不貴。”
李逸聽後,覺得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如今啥物價都貴。
“李村正要不要買口橫刀,我們鋪子裡的橫刀用的都是好鋼鍛打,還有幾把镔鐵橫刀呢。如今還是挺亂的,出門在外帶把橫刀較好。”…。。
“啥價?”
“鋼橫刀三等價,上等四匹半絹,中等四匹,下等三匹半絹。镔鐵橫刀,上等十匹絹,中等九匹絹,下等八匹絹。”
聽了這價,李逸也隻能苦笑,一把镔鐵刀就值一頭牛啊。
口馬市能夠買一兩個奴隸。
隨身帶把值一頭牛的镔鐵刀防身,估計反而容易被人搶。
鋼橫刀,其實也不是全鋼的,
掌櫃的說橫刀是用包鋼法或夾鋼法打造,還拿出鋼橫刀給他看,最後李逸挑了把上等鋼橫刀,除鞘也就兩斤,采用的夾鋼法鍛打而成,帶著環首,沒有刀格,還是刀鞘埋柄的樣式。
刀身直狹,采用切刃造。
李逸一看就挺喜歡的,花了半頭牛錢買下這把環首埋鞘式鋼橫刀。
“再買一把鐵斧,”
“三斤的鐵斧算你半匹絹好了,”
“菜刀呢?”
“切菜刀輕便點也便宜些,斬骨刀重些也貴點,你要是一樣拿一把,兩把就隻收一匹絹好了。”
“行。”家裡有把郭二郎送的舊菜刀,太鈍了,李逸乾脆也買兩把。
掌櫃的再次拿著算籌棒開始擺公式,李逸覺得沒有算盤,用這棒子計算有點落後,或許有空可以把算盤鼓搗出來。
鍋四十一匹半絹,三把刀一把斧頭,又花了六匹絹。
這番采購總共花了四十七匹半絹,以如今的絹價,折一萬七千多錢。不過鐵匠鋪因如今各種銅錢混亂,所以一般都是以絹定價。
要是付銅錢,得按開皇五銖肉好折算,至於其它什麼大業五銖、以及一些其它年號的銅錢,甚至私鑄錢,折換比率各不相同,那種很薄很白的偽鑄白錢,得五六錢折一個開皇五銖,甚至直接不收。
李逸直接掏出了黃金。
掌櫃的臉上立馬笑開了花,這玩意最硬最保值,一兩可以折八千個開皇五銖。
李逸掏出二兩黃金,掌櫃的核驗、稱重,確認無誤後收下。
“還欠你三匹絹,先記著,下次給你送來。”
掌櫃的收了二兩黃金,對這點尾款也很痛快的掛賬,“謝李郎惠顧,以後要打製農具啥的,儘管吩咐,包你滿意。”
“好,家裡也還是要買些犁靶鋤鏟等農具的,下次有空再來。”李逸笑著應下。
掌櫃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這些鍋鏟刀斧等,他派夥計給送到塬下無極院。
“掌櫃的,能不能送個木甑和竹蒸籠啊?”秀芝見李逸又掏出去二兩黃金,心疼的不得了,真是花錢如流水,出來一會就花了三兩黃金。誰能想到,這些鐵器這麼貴。她這個年輕的主人,花錢真是大手大腳。
掌櫃也爽快,又送了個蒸飯的木甑,和一個竹製的蒸籠。
走在回家的下坡路上,李逸心裡盤算著,雪平鍋跟郭二郎換了十一兩黃金,一石半糧食,一匹絹和一頭牛。現在黃金已經花了七兩了,隻剩下四兩。
好在他又賣給郭二郎一個燜燒杯,等那一百五十貫到賬,暫時也不缺錢了。
“你們先回家去,記得用藥洗頭泡澡,我去碾灣辦事。”
木子藍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