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量並沒有在意周圍將領們的目光,他為了他們考慮固然是真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淳於量也未嘗沒有為自己考慮。
一來這荊湖戰局無疑已經牽動整個南陳朝野的神經,誰都不可能忽略或者跳過這如火如荼的大戰,因此這也就意味著不隻是這隨州城下或者江陵城下的一道道目光注視著戰局,建康府中的帝王將相們也在翹首以待。
因此淳於量不用想也知道,當章山郡隻有區區三千守軍,而他們要麵對的敵人十倍於己的時候,建康府中那位天子會下達怎樣的命令,更不要說那李藎忱和蕭世廉兩個年輕人本來就是吳明徹府上常客,因此與其等著朝廷的旨意到達之後再遲遲進兵,還不如現在先出手,既能夠給陛下留下一個好印象,也能夠來得及搶占先機。
等到消息傳到建康府,聖旨再傳回來,那黃花菜都涼了,淳於量隻負責給章山郡守軍收屍便是。
二來淳於量可以不為自己考慮,卻不得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淳於家本來就人丁稀薄,算不得什麼大世家,在淳於量之前不過隻是一個隻是剛剛能夠在京城之中有立錐之地的普通家族罷了,隨著淳於量的一步步崛起,淳於家方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而整個淳於家的頂梁柱到現在依舊還是年邁的淳於量,他的幾個子孫之中也就隻有六兒子淳於岑還算有些能力,因為之前吳明徹北伐的時候曾經作為偏師牽製了敵人一部主力而立下功勳,其餘的子孫真的都可以說爛泥扶不上牆,所以淳於量也沒有多指望他們。
因此這一戰他所為的不是自己的功勳,而是自己這些年栽培的這些將領以及還在淮南的兒子淳於岑。畢竟淳於量的功勳和官職都已經到了頂峰,一旦他還有所建樹,按照慣例這些封賞自然就會落在他的部將以及子嗣身上。
到時候這些自己栽培的將領們得到提拔,自己的兒子獲得封賞,淳於家方才能夠繼續支撐甚至發揚光大。
這是淳於量身為一個世家的家主必須要考慮以及承擔的責任。
抬頭看向前方不遠處正被戰火籠罩的城池,淳於量深深吸了一口氣。剛才他的命令下達之後,原本隻是試探性進攻的軍隊已經全力以赴,一麵麵將旗舞動著衝在最前麵,受到淳於量刺激的年輕將領們挽著袖子、揮動兵刃大聲吼叫、帶頭衝鋒。
而那之前看似牢不可破的隨州城,轉瞬之間就快成了狼群嘴邊瑟瑟發抖的羔羊。
這隨州城中有兩千多守軍,麵對淳於量這一萬多人的進攻尚且支撐不到第三天,不知道那李藎忱和蕭世廉,到底是以怎樣的勇氣橫在章山郡,又不知道他們能夠支撐多久?
淳於量並沒有看隨州的戰事,那隨州城不過是他的囊中之物罷了,老人隻是麵向西方——章山郡的方向,喃喃自語:
“老夫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若是你們還有本事留著性命活到這一場大戰後,老夫倒是很有興趣和你們見見麵。”
————————————————--
建康府,皇宮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