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藎忱想要的是北周的存在,或者說北周在關中和漢中等地依舊保持戰略上的進攻態勢,這樣李藎忱才能夠在南陳朝廷上證明自己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隻有這樣陳頊才沒有辦法將李藎忱換掉。
臨陣換將古來大忌,陳頊就算是真的想要換下李藎忱,也得考慮一下朝野之間的議論,畢竟李藎忱是拿下巴蜀的大功臣,如果貿然將李藎忱撤換掉,朝野之間必然議論洶洶。
而且陳頊更得考慮一下蕭摩訶等將領的感受,說到底在這分裂動蕩的亂世之中支撐起來南陳的還是軍隊。一旦蕭摩訶等人心中對朝廷也有所不滿,那就真的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南朝三百年間多少朝代更迭,一些皇帝登基退位不過是走馬觀花。陳頊顯然還沒有膽量直接將整個朝野的軍隊將領都得罪的勇氣。
無論是支持或者反對李藎忱的人,都不想看到有一天自己也有如李藎忱這樣被直接從主帥的位置上換下來。
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將領起兵造反的可能性比乖乖接受命令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相對應的,李藎忱也等於做出了不會主動進攻漢中甚至關中的承諾,這樣北周隻需要在這些地方保持薄弱的兵力虛張聲勢,其餘的主力都可以調遣到襄陽和淮北方向。
之前南陳趁著北周國喪期間大舉進攻,要說北周一點兒仇都不記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能夠騰出手來,北周當然願意進攻南陳找回場子,尤其是現在襄陽重鎮還在蕭摩訶和淳於量的包圍之下,若是能夠引漢中軍隊南下將襄陽之圍解開,那麼北周在中線麵對的壓力就會小上很多。
可以說這才是李藎忱想要和韋孝寬的東西,這是淩駕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關乎到戰略甚至國運的條件。
李藎忱需要的是徹底站穩腳跟,韋孝寬以及其後的北周需要的是戰略上的喘息之機。尤其是宇文贇新君繼位,更是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解襄陽之圍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韋孝寬緊緊盯著李藎忱,說句實話,李藎忱開出的這樣的條件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古往今來。很多談判注重的都是一城一地的得失,甚至可能在賠償糧草什麼上斤斤計較,可是李藎忱對於北周根本沒有這些要求,他除了想要葭萌關以南的這幾個北周注定不可能孤軍困守的雄關之外,注重的一直都是戰略層次上的東西。
李藎忱這是想要借助這一次談判變相的和北周結盟,或者至少是達成戰略上的默契。
現在雙方也有著南陳朝廷這個共同的敵人。
韋孝寬緊緊盯著李藎忱,而李藎忱似乎知道韋孝寬心中依舊存在疑惑和不信任,但是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李藎忱不可能再多說什麼,他不能把自己的計劃和猜測和盤托出。
能不能接受自己開出的條件,那是韋孝寬自己的判斷,李藎忱本來就沒有辦法乾涉。
如果韋孝寬不同意,那大不了兵戎相見。在談判之前,李藎忱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之前我軍俘虜的賀婁子乾以及數千名俘虜,都可以交給貴軍。”李藎忱慢條斯理的說道,這是他手上最後的籌碼,雖然分量不重,但是有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