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頊聽到這個封號的時候也明顯怔了一下,不過他旋即緩過神來,抬眼看向徐陵。
徐陵似乎感受到了陳頊眼神之中的詢問和試探,毫不猶豫的迎了上去。這一對已經相處十餘年的君臣就這樣靜靜的對視著,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是似乎千言萬語都從這眼神的對視之中表達出來。
吳明徹清了清嗓子,向前邁出一步,打破這有些尷尬和令人很不舒服的沉默:“徐相公所言在理,臣附議!”
“臣附議!”裴忌也絲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這個時候他才不想得罪徐陵和吳明徹呢,至於陛下······自從被卷入這個事務的處理之後,裴忌就沒有指望自己能夠給陳頊留下什麼好印象。
更何況李藎忱的崛起已經打破了這天下的平衡,以後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裴忌也得掂量掂量了,甚至得考慮考慮是不是應該和北方的家族取得一些聯係。
至少裴忌想要知道現在北朝對李藎忱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樣的。
因為到這個時候,南陳朝堂上的諸多臣子方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李藎忱和韋孝寬之間簽訂的和約到底是什麼,因為李藎忱隻是將和約達成的條件在奏章上告知朝堂,但是誰都不知道在這之外李藎忱和韋孝寬還有沒有什麼其餘沒有說出來的和約。
畢竟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李藎忱和韋孝寬如果達成什麼口頭上約定,那麼李藎忱完全可以不告訴南陳朝廷,因為這樣的口頭約定十有八九是對南陳朝廷不利的,李藎忱當然不可能全部都告訴朝廷。
尤其是他現在和陳頊之間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所以李藎忱很有可能和北周形成什麼約定,這才是裴忌比較感興趣的。
一旦北周對李藎忱的態度有所轉變,李藎忱就可以騰出手來全心全意對付南陳朝廷,李藎忱此人有多麼可怕,裴忌從他的赫赫戰功之中就已經看了出來。
此人對人心的把握已經爐火純青,更不要說南陳朝廷之中很多臣子本來就已經搖擺不定,甚至徐陵和吳明徹同李藎忱之間本來就已經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旦李藎忱想要全力對付朝廷,真正站出來迎戰的十有八九隻有陛下一個人,撐死天再加上一個糊裡糊塗的太子殿下。可是誰能知道現在這個已經呈現出蒼老之態的陛下還能支撐多久,又有誰能知道那個隻知道遊山玩水的太子殿下能不能在陛下百年之後支撐起來這天下大局,尤其是太子能夠信賴的東宮群臣和李藎忱的關係可都不錯。
到時候沈君高以及蕭摩訶等人如何抉擇恐怕還是一個問題。
裴忌可沒有天真地以為李藎忱一旦占據優勢之後,南陳的這些文武將領官員都依舊能夠保證對朝廷的忠誠。畢竟三百年南朝幾次改朝換代,最不缺的就是從龍之臣。
陳頊緩緩坐回到位置上,輕輕歎了一口氣:“也罷,那就這樣。至於具體的賞賜金銀絲帛,徐愛卿有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