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徐陵和陳頊出現明顯的君臣不和之後陳頊第一次以“愛卿”稱呼徐陵,此間對於徐陵的托付自然不言而喻,或許這也算是陳頊對徐陵的最後一次考驗,如果徐陵能夠完成這一次任務,應該還能在朝堂上立足,但是如果徐陵對李藎忱步步退讓,之後陳頊肯定就要考慮對朝堂進行洗牌了,至少徐陵這個左仆射是要被邊緣化了。
隻是陳頊的意思表達清楚了,但是吳明徹和裴忌臉上都露出一抹憂色。話雖然說的是這樣的,但是誰都知道現在南陳的朝野內外都麵對這什麼樣的情況,這樣的內憂外患是南陳開國以來少有麵對的,上一次應該是九年之前的華皎之亂。
但是華皎之亂時候陳頊還正值壯年,親自坐鎮前線,徐度、吳明徹、黃法氍等將領人才濟濟,可是時到今日,已經隻剩下吳明徹獨木難支,而陳頊也已經垂垂老矣,此時的南陳已經無法再找出一個年輕有為的君主和一群風華正茂的將領來應對這樣的危局。
因此現在站在徐陵這個位置上未必就是好事,一旦徐陵走之後,至少裴忌自問在看清楚這天下局勢之前,自己是不會貿然向前的,至於其餘對情況更加不了解的朝臣,裴忌也相信他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也絕對不會輕易接過來這個重擔。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固然是光榮的職位,也是陛下的信任,但是誰都得考慮考慮自己接下來要麵對什麼······
甚至裴忌和吳明徹都覺得,徐陵這個老狐狸現在都巴不得能夠將這個棘手的重擔交給彆人。
畢竟在這之前徐陵就已經幾次明確的表達了對陳頊的不滿和抵觸,而這是已經輔佐陳頊多年的徐陵很少表現出來的態度。裴忌和吳明徹當然沒有天真地以為徐陵這是如坊間傳聞那樣勸諫不成功而和陳頊產生了矛盾。
以徐陵的脾氣,這種事情倒不是不可能,但是絕對不會持續這麼長時間,徐陵如此刻意而為之,說明他對於自己身上的這個職務也已經有所擔憂,至於派遣自己的長孫徐德言進入巴蜀投入李藎忱的麾下,更是說明這個老狐狸早就有所準備。
徐陵深深呼了一口氣,向著陳頊一拱手:“臣,遵旨!”
目送徐陵三人拱手退下,陳頊緩緩的靠在身後的龍椅上,這位南陳大權的執掌者看上去蒼老了很多,整個人都蜷縮在龍椅的一角。
大殿上的內侍和宮女之前就已經被屏退,因此隻有陳頊一個人的身影,孤單而寂寞。
夕陽的光芒透過大殿大門的一層薄紙照射進來,陽光灑在陳頊的臉上,讓陳頊不由得眯了眯眼,而陽光旋即消散,整個空蕩蕩的大殿都陷入到黑暗和沉寂之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陳頊的臉再一次被微弱的光芒照亮。
樂昌公主手中舉著燭台,詫異的看著縮在龍椅一角的自家父皇,俏臉上的表情已經凝滯。
她下意識的伸手推了推陳頊,旋即回頭對身後的婢女喊道:“快,快傳禦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