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高微微頷首,沉聲說道:“李藎忱已經啟程前往巴郡,屆時他會帶領八百人前來建康府,具體的安排事宜都已經敲定。”
“八百人,”傅縡凝神說道,“李藎忱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沈君高輕輕的敲著桌子:“以李藎忱的統籌能力以及軍事指揮能力,隻要自己能夠脫離建康府,那麼帶著這八百人自然就可以安然脫身,所以對於他來說,兵馬固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兵少的時候也不是什麼都不可為。”
頓了一下,沈君高苦笑著說道:“這小子以少勝多創造的奇跡難道還少麼?”
傅縡應和著一點頭,李藎忱一開始是依靠死守章山郡城而出名的,但是之後的巴蜀之戰就讓他變成了“奇兵突出”和“以少勝多”的典型,人們認識到了全新的、更加棘手的李藎忱。
哪怕是明知道李藎忱手中隻有八百人,也沒有哪個將領願意用兩杯甚至三倍的兵馬和他對陣。
韋孝寬和尉遲迥已經失敗的足夠窩囊了,李藎忱的威名下麵實在不需要另外的墊腳石。因此恐怕就算是蕭摩訶,真的麵對上李藎忱的時候也得好好掂量掂量這個對手。
所以並不是李藎忱膽大包天,而是“李藎忱”這三個字出現的時候,就已經足夠頂的上千軍萬馬,否則沈君高和傅縡也不至於現在在這裡如此緊張。
“陛下還有沒有彆的旨意?”沈君高低聲問道。
“現在還沒有,但是可以想象陛下十有八九不會就這麼直接全盤接受了,”傅縡聲音之中有些無奈,“就算是現在接受了,你看著吧,等李藎忱到建康府來,肯定還有他好受的。”
沈君高微微頷首,如果陛下有什麼想法的話,東宮需要做的最好還是儘量阻止他。至少現在李藎忱已經表現出來足夠的誠意,因此對於南陳來說,最好的選擇當然還是先聽聽李藎忱是怎麼想的然後在做判斷。
說不定陛下也有這樣的想法,否則根本不會讓李藎忱帶著兵馬前來建康府。
“某已經去見過徐相了,”沈君高解釋了一句自己為什麼會姍姍來遲,“徐相看來對李藎忱還是很信任的。”
“哦?”傅縡眉毛一挑。
沈君高苦笑一聲:“說到最後,徐相就說了一句‘靜觀其變’,木自然就不好再多問下去。”
如果是換做平時,傅縡肯定會直接吐槽一聲“這個老狐狸”,但是這一次他卻什麼都說不出來,因為他知道這個老狐狸這一次說的沒有錯,靜觀其變或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這種選擇和感覺讓傅縡很難受,因為這意味著南陳朝廷以及東宮的一切行動都將取決於李藎忱的意誌,全麵陷入被動之中,可是至少對於現在的東宮來說,沒有李藎忱的決斷,他們也無從判斷自己的下一步應該往哪邊走。
“好,那就靜觀其變。”傅縡緩緩說道。
而沈君高抬起頭看向陰沉沉的天空:“靜觀其變······不知道李藎忱接下來準備怎麼走?”
一邊說著,沈君高一邊背手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