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元年八月十六。
李藎忱於建康府登基稱帝,國號大漢,改元新元,年號自新一年後實行,本年年號依然以漢王元年稱之。
次日,新朝第一次大朝會。
外麵想起了晨鐘的聲音,大司馬門洞開,百官魚貫而入。
而後殿之中,樂昌小心的幫李藎忱係好腰帶,含笑看著他,像是看夫君出門工作的小妻子。
正殿前,文官以宰輔顧野王為首,武將以征南大將軍裴子烈為首,大步走上漢白玉台階。
出門的李藎忱看到已經等候在那裡的袁大舍和張麗華,袁大舍依舊是不卑不亢的樣子,而張麗華似乎有些緊張,微微低頭不敢直視李藎忱,不過還是將手中的奏章遞上去:“陛下,這是顧公派人送來的奏章,關於今天的官職任命,還請陛下再確認一遍。”
“第一次上朝,感覺如何?”大殿之前,顧野王微笑著看向身邊的裴子烈,他們兩個已經年過花甲,一個不到而立,仿佛正象征著支撐這個嶄新王朝向前進的兩股力量。
李藎忱大概掃了一眼,這名單是早就已經確定下來的,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顧野王讓自己確認也隻是保險起見罷了:“走吧,上朝。”
“陛下駕到!”袁大舍的聲音並沒有普通宦官那麼尖細,聽起來自有幾分皇家不怒自威的氣勢,恐怕這也是陳頊比較欣賞他的原因吧。
“吾皇萬歲。”群臣下拜。
萬歲在漢代的時候甚至都不是皇帝獨自擁有的稱呼,任何人都可以被以萬歲稱讚之,這單純的隻是寄托了人們的尊重和美好的祝願。一直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時期,萬歲才成為皇家單獨的稱呼,而後人所熟知的“萬歲萬萬歲”則傳聞是在武則天時期方才開始有的,是當時的武則天女皇表示了對自己的權威擔憂之後,文人們當機立斷想出來的稱呼。
而山呼之後,百官入座。在宋代之前,百官上朝都是有座位的,甚至如果是年邁的高級官員,比如宰相,皇帝還要親自下令賜座以表示榮寵。
雖然在南北朝時期,坐起來更加舒服的胡床(板凳和椅子)以及臥榻等等都已經普及,但是上朝依然是最隆重也是最嚴肅的時候,朝堂之上所謂的座位實際上就是軟墊,臣子隻能以正禮跪坐,就隻有皇帝方才有資格坐在龍椅(作者按:龍椅記載可見於唐太宗)。
“啟稟陛下,新朝伊始,萬事更新,臣請陛下安排百官人事。”顧野王大步走出來,鄭重一拱手。
雖然名單早就已經擬定好了,但是大家也都提起一口氣,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份名單,更象征著封賞,象征著他們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付出的努力總算是得到了承認。
李藎忱微微頷首;“準奏!”
而袁大舍當即拿起來聖旨:“受命於天,陛下詔曰······”
(文言功底有限,不寫內容了,當然不是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