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舍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而李藎忱微微閉眼,那一份名單重新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
中書省宰輔顧野王,門下省侍中裴猗,尚書省都官尚書唐亦舜。這是主持朝政的文官之首,而分彆代表著追隨李藎忱入蜀的元從派、南陳後來投降的官員以及巴蜀追隨李藎忱的本地派係。
尚書省之下,戶部尚書駱牙。
在地方上曆練的時間不短,可以說一個人支撐起了李藎忱的半個後方,所以獲得財政大權也是駱牙應得的。
禮部尚書孔範。
這個家夥雖然被很多人所不齒,但是李藎忱能夠拿下南陳,他也算是有大功在身,李藎忱當然不能虧待了他,更何況這個人在詩書禮儀等等上麵也的確是個人才。
刑部尚書沈君高。
這個自然不用說,沈君高雖然曾經和李藎忱作對,但是能力擺在這裡,現在既然歸順,李藎忱也不打算和這位長輩算賬,畢竟大家隻有公仇沒有私怨。
吏部尚書姚察。
姚察當初在李藎忱被南陳“追殺”的情況下毅然決然跟著李藎忱,李藎忱當然不吝惜於給他這個尚書之位。當然很多人並不明白,李藎忱這麼做也是為了之後推行科舉做鋪墊,畢竟現在姚察負責主持各地學院的建設和教育,對於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上自然偏向於學院和考試這種教育方式。
工部尚書吳憑。
本來工部尚書的職位是留給歐陽莫的,但是這個老人家已經不想再卷入朝堂的紛爭之中,隻求能夠以大匠的身份主持工坊的建設,對此李藎忱也沒有拒絕,直接讓歐陽莫的得意弟子吳憑接任,吳憑主持設計了五牙大艦、改良了霹靂車,是李藎忱進攻南陳的大功臣,他坐在這個位置上也是得到了軍方全力支持的,自然沒有人有異議。
商部尚書唐正良。
現在巴蜀已經完全建立起錢莊體係,這主要就是依靠峽江唐氏,也依靠蜀中商人,而這種模式注定是要繼續向荊州和江南推廣的,所以李藎忱自然就把這個位置交給唐正良,蜀中錢莊的建設就是唐正良在蜀郡主持的,而唐正良作為峽江唐氏的旁支,對於這個家族並沒有多少歸屬感,所以李藎忱也不用擔心峽江唐氏的人太多而導致坐大。
更何況其他幾個世家也不是吃素的不是麼?
接下來禦史大夫裴忌,作為前朝老臣也是重臣,讓裴忌來主持禦史台自然是最合適不過。而他手下的左都禦史傅縡,右都禦史杜齊也各有考量。傅縡是東宮舊臣自不用說,負責江南等地的監督,而杜齊作為巴人八部出身,自然則是李藎忱用來安撫南中等地的,實際上現在杜齊也在做這件事,他的身上還兼著刺史。
而軍方,太尉府太尉蕭摩訶,這是早就為蕭摩訶準備好的位置。太尉開府,統轄軍事,但是不統領直屬於皇家的羽林騎和白袍,但是白袍和羽林騎依舊和太尉府是合作關係。
太尉之下設參軍,作為太尉的副手。讓很多人驚訝的是,李藎忱將參軍這個職務給了剛剛歸來的楊素,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之中,楊素這個人除了在北麵挑撥離間之外,似乎沒有乾過什麼事,因此將楊素調過來,或許隻是為了製衡蕭摩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