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此話差矣,當年陳國開國,我嶺南各部鼎力相助,之後雙方在嶺南相安無事,江南、淮南多是戰爭,未曾聞我嶺南有戰火,”一名首領忍不住開口,“現在換了你們,是不放心我們這些人麼?雙方按照舊例相安無事,豈不是對大家都好?”
不等蕭世廉開口,傅縡便冷聲說道:“自從始皇帝令南海尉任囂、趙佗入嶺南以來,這裡就是我華夏之土,秦之後,兩漢三國未曾有變。陳者,江南偏安之國也,嶺南如何與之無乾;華夏一統,亦與之無乾。而我大漢陛下,誌在九州,嶺南既為秦漢故土,自當入我嶄新之大漢!諸位皆為南遷漢人,驅逐百越、自成一體,是華夏天威不足,今日華夏新生英主,難道諸位還想隔絕世外?”
那首領頓時啞口無言,而傅縡緊接著看向冼夫人:“老夫人學富五車,應當不會不明白何謂大一統。小小嶺南,真可為他國?”
冼夫人並不是漢人,而是嶺南的本地土著出身,當然了這些土著包括百越都是怎麼來的本來就是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事情,而且世代和南來的漢人通婚,除了在族群名字上還保存著原來的,和漢人分開之外,其餘的生活習俗乃至於姓名之類的都已經和漢人沒有什麼兩樣。更何況冼夫人嫁入的馮家正是北麵南來的漢人,所以她本身實際上已經是個漢人了。
漢人的道理冼夫人非常清楚,因此她至始至終都沒有幻想著漢人能夠真的放過嶺南這一片樂土。
遲疑片刻,冼夫人的聲音也軟了一些:“我們可以接受大漢的統治,但是你們又怎樣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
蕭世廉笑了一聲,看向身邊的侯亶,隻可惜杜齊還在和李詢一起清剿逃竄的百越人,繼續往西麵的大山走,可不能沒有他那個山地戰專家,否則的話杜齊站在這裡現身說法,肯定就會讓冼夫人的擔心消散一些。
“和我們之前提出的一樣,我朝會給予夫人嶺南州刺史的職務,地方官員也會按照本地的部落進行劃分,比如在電白郡的太守,就以電白郡本地部落的首領擔任,但是這隻局限於嶺南各部占據多數的地方,比如南海郡、番禺郡等地,漢人更多,自然就要由漢人來擔任。”侯亶微笑著說道,“而且諸位隻要進入了我大漢的官職體係,隻有一切的升遷全部都按照大漢的要求來,我大漢承諾不會有偏見。”
頓了一下,侯亶急忙又加了一句:“當然了諸位如果對此有所懷疑的話,可以看南中和巴蜀,我大漢在這兩個地方采取的也是類似的辦法,巴人也好,南中各部也罷,漢人未曾有任何歧視和偏頗。更何況按照陛下的意思,以後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漢人和蠻夷的區彆,既然大家都在這一麵赤色的旗幟之下,那麼大家都是大漢人,我們要做的是保衛這個王朝和國家,而不單純是自己的民族。”
這一次不僅僅是冼夫人他們,甚至就連傅縡等人都詫異的看向侯亶。說句實話這個時候他們方才明白李藎忱真正要做什麼。
一個多民族的、包容一統的華夏,真正的四方來朝、四方入國為漢人的華夏。更不要說無論是巴人還是這些嶺南各部,在根源上和血脈上和華夏、和漢人有著不可分割的千絲萬縷的聯係。
“我們之間不應該存在分歧,而應該是相互之間的信任。”蕭世廉算是總結了一下剛才侯亶所說的,旋即抬起頭來看向冼夫人,“冼夫人認為還有什麼不妥的麼?”
冼夫人怔在那裡出神,似乎被這一段話驚訝到了,而蕭世廉也不著急,隻是靜靜地等待她。
良久之後,冼夫人方才苦笑一聲:“看來我這個老太婆是真的老了,心思也變得狹窄了。陛下當真是胸懷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