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502 字 10個月前

“休息!”

所有的士卒全部都盤腿坐下,這是軍中的規矩,就算是休息也隻是原地休息,不能亂跑。一名名幢將和仗主並沒有坐下,而是來回巡視,他們要確保自己的手下士卒人數不變。

這個時候是他們最喜歡的時候,因為軍中的主簿會在這個時候給大家講故事。

主簿是個投筆從戎的文人,大家都喜歡叫他“小眼兒”,主要就是因為他怕是讀書太多,所以視力不好,看什麼都是眯眯眼,體力也不好,這拉練他就跟著跑一半,但是誰都彆不敢小看這家夥,他肚子裡的墨水比這裡站著坐著的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多。

“上一次說到,這常山趙子龍在長阪坡七進七處,就是那曹操,你們知不知道誰是曹操啊?”

“知道,上一次說過!”

“就是就是,彆賣關子!”

“小眼兒”主簿大笑著接著講。

而就在不遠處的點將台上,一名中年人朗聲說道:“趙子龍是什麼樣的人物,忠誠,果敢,所以呢,就連曹操這樣的梟雄也會稱讚他。同理,衛青和霍去病也是這樣。七進七處也好,封狼居胥也罷,我們每一個人,要做的就是有這一份誌向和膽量。我們向前進,封妻蔭子,我們向後退,就是恥辱!”

坐在這裡聽的不再是下麵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大頭兵,而是校尉、仗主甚至還有一些主簿。

“陛下有雲,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郎應該的義務,陰山之南是什麼,是我們自從秦漢以來就有的故土,是我們的列祖列宗生存的土地,是我們的妻兒老小和家園。”中年人的聲音愈發慷慨,“我華夏民族自從炎黃之後,隻有向外拓張,未曾聽聞有退縮,晉室衣冠南渡,就是我們最大的恥辱。作為華夏兒郎,作為大漢的一份子,無論你們是北人好,南人好,巴人也好,都曾歸屬於大漢,都是炎黃之後,自然就有北上恢複故土的責任!”

“參軍說得好!”一名校尉率先喝彩。

這中年人正是南下的參軍楊素。

“好!”幾個巴人將領也跟著叫起來。

對於這些巴人們來說,怎麼才能培養自己和這個國家的歸屬感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炎黃子孫”落下來,大家心裡麵都非常受用。是啊,不管怎麼說,都有著共同的祖先,也都曾經是秦漢這兩個龐大王朝的子民。現在山河破碎,他們的確有這個責任。

(作者按:現代考古證實巴人蜀人在上古時期就和中原有廣泛密切的聯係,為華夏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蜀人或為陝西文化南遷,巴人或為中原文化或楚文化西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