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受到宇文憲這等梟雄器重的,又安能是等閒之輩?
“劉休征已經在前天渡過了淮水,”陳禹想了想,“按照規程,吳將軍出麵接待之後,再由陸巡撫接待,之後會從廣陵渡江前來麵見陛下,這些都在白袍掌握之中。”
“其人如何?”
陳禹沉吟良久:“根據線人所言,這劉休征一向不拘小節,但是喜歡獨處,性格溫和卻又難以捉摸,換句話說······很多人都認為他‘神神道道’。”
“哈哈哈!”李藎忱笑道,“這麼說這劉休征應該很有意思。”
陳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是啊,臣也派人一路跟蹤,甚至混入他的隨從之中,但是至少現在一切如常。”
“萬不可掉以輕心,劉休征在淮南不可停留太久,”李藎忱的笑容收斂,“另外,你覺得淮南現在的情況如何?”
淮南是南朝幾百年來的一塊心病,到了大漢實際上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現在朝廷開始逐漸落實人口遷移的事情,把部分南方人口遷移到淮南,同時開始建設宣化鎮、廣陵、晉熙郡等等沿江碼頭,希望能夠憑借商業,尤其是這一次對關中的進攻和北方互市,來進一步帶動淮南的發展。
不過李藎忱對於擔任淮南巡撫的陸子才和鎮守淮南的吳惠覺依舊有些不太放心。當然了這種不放心並不是在兩人的忠誠上,而是在他們是不是能夠明白朝廷的目的上。
陳禹急忙說道:“現在淮南各項事宜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按照陛下的意思,淮南南側各城鎮已經開始重新劃定田地,準備春耕。而北麵鐘離、梁郡等地,也都開始以駐軍為依托準備開墾荒地。”
淮南南側的荒地在年前就開墾過了,也是這一次朝廷拓荒的主要所在,畢竟北側靠近淮水的地方長期以來都經過戰亂,再加上此時依舊是前線,所以李藎忱也不著急把開墾的區域向那邊拓展,隻是借助軍隊先翻一下荒地。
按照朝廷的規劃,整個淮南,包括現在大漢所控製的淮東和淮西地區,將會在五年之內完成全部的土地劃分和開墾。種地,既是養活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民族最基本的事情,卻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也罷,等到開春之後,朕少不得還要走一趟淮南。”李藎忱擺了擺手,光是憑借這些道聽途說和地方官員的彙報,他自然是不放心。而且自從大漢開國以來,荊州、湘州等地都留下了李藎忱的足跡,除了李藎忱根基紮實的巴蜀和過於偏遠的嶺南之外,也就隻剩下家門口的淮南還沒有走過。
更甚至自從李藎忱當初從淮南到建康府之後,就再也沒有踏上淮東一帶的土地,淮西也隻是曾經下江南的時候在晉熙郡駐泊。不管怎麼說淮南都是以後李藎忱北伐的主要路線之一,站在淮南的鐘離就可以遠眺的呂梁山更是李藎忱魂牽夢縈所在,因此確保淮南的穩定本來也是重中之重。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出身江南世家的吳惠覺和陸子才,雖然都是早年就追隨李藎忱的一批人,但是現在李藎忱和一部分江南世家之間的矛盾已經銳化到了頂點,所以李藎忱也必須要確保淮南的統治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被動搖,畢竟整個淮南的官員將領體係之中有太多出身江南的人,不見得就沒有可乘之機。
而此時若是進行人事調動,又難免會引起動蕩和爭議,尤其是淮南這就在江南門口的地方,再加上朝廷的政策又剛剛落實下去,一旦在發生什麼衝突和人事變遷,不知道會引來什麼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