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士卒開始四散奔逃,最終開始逐漸演變成潰敗。
“少將軍,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身邊的親衛一手抓住宇文述的馬韁。
如果宇文述堅持要留下的話,他們不介意抓著宇文述走。
不過很顯然宇文述可沒有這樣的骨氣。
“走!”宇文述苦笑一聲。
當不了英雄,但是他不想當俘虜。
“放!”漢軍將士邁著整齊的腳步向前進,這一次火槍手們已經站在了前麵。
而他們的對手四散奔逃,甚至都沒有人有膽量回過身來放箭。
“上刺刀!”帶隊的火槍手幢將大吼道。
“殺!”隨著火槍手開始向前衝,其餘的漢軍將士們也從他們的兩翼跟著向前衝鋒。
雖然同樣被火槍和火銃的威力所震驚,但是漢軍將士也慶幸這種火器是在他們這邊,而且更多不服輸的人也不願意讓火槍手們搶占了全部的風頭。
所有的漢軍將士都爭先恐後的向前衝,人如浪潮,撲向北周軍隊。
洛水北岸,殺聲震天,但是戰局卻是一邊倒的樣子,頗為滑稽。
——————————-
“火槍還有很大的改良餘地。”李藎忱伸手輕輕撫摸著一支火槍。
當群臣離去之後,李藎忱便單獨過來視察。
這個時候他當然才能提出來自己對於火槍的建議,畢竟對於大多數的臣子再說,能夠見到這樣的火器就已經大開眼界了,李藎忱並不能透露太多火器的秘密,尤其是關於火器的弱點。
剛剛誕生的火槍當然還有太多太多的弱點和短處,李藎忱當然不能讓這些短處暴露出來。
站在李藎忱身邊的吳憑點頭說道:“現在火槍隻能從前麵裝填,也就意味著每次火槍發射都需要人把槍豎起來裝填之後再發射,這樣自然就需要耗費很大的功夫,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的確是致命的。”
前膛槍的弊端自然就是填裝麻煩,但是以現在的技術,能夠生產出來前膛槍就已經算不錯的了。工部的產能現在也就隻能保證每個月有一百支槍入列罷了,而且這還是最大產能,實際生產效果自然還比不上這個。
即使是前膛槍的生產技術還沒有完全吃透,李藎忱自然也不可能要求太多。火器作為一個新生角色走上曆史的舞台,當然不可能直接就是十全十美。
“先提高火槍的產量,”李藎忱沉聲說道,“同時工部要研究一下應該如何在後方裝彈,比如你們可以考慮將整個槍管向下折,或者考慮將裝彈的放在槍身的下方或者上方。”
李藎忱對於火槍的具體裝彈方式也不是非常了解,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根據自己為數不多的記憶提供一個大致的思路。
吳憑已經在奮筆疾書,而李藎忱緊接著說道:“如今火藥的產量怎麼樣了?”
大漢現在所能用的自然也是最原始的黑火藥,黑火藥在燃燒的時候能夠釋放出大量的煙霧、迸濺出火光,不僅僅是爆炸威力大,而且煙氣繚繞,聲勢驚人。
而黑火藥的主要原料就是硝石。
“我們在梓潼老君山發現了大量的硝石,現在已經開始組織人手進行開采。”吳憑急忙回答,“應該可以在三個月之內確保火藥的產量提升到一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