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4081 字 10個月前

南北朝,是華夏自春秋戰國之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亂世。

這亂世之中,王朝更迭、世家謀權,當真稱得上亂象頻出。

因此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甚至就連家的概念都已經模糊了,更不要說對民族和國家的概念。對於他們來說,一旦戰火爆發,能夠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更不要說保全整個家族的性命乃至於為民族的命運去抗爭。

當人們已經逐漸麻木、逐漸失去鬥爭的勇氣,李藎忱卻帶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到這個時代,打破了一切,甚至直接伸手撕裂了黑暗,告訴人們,原來和平和希望並不遙遠,原來隻要付出犧牲,一切都可以改變。

這一次北伐,更是讓人們看到了三百年亂世徹底結束的可能。

結束這一切,哪怕是犧牲了自己,讓子孫後代也能夠和平安寧的生活,這是久經戰火磨難的人們,此時此刻的心聲。

原來的時候,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他們隻能麻木而冷酷。

現在希望近在眼前,所以他們又有了為之奮鬥的勇氣。

當然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是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奮鬥,實際上也是在為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在奮鬥,因為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生存或者滅亡,都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唯有所有人都拚命向上求生存,才有維持住整個局麵的可能。

李藎忱在調動的,是每個人追求和平和希望的積極性,而實際上在培養的,卻是民族意識以及對大漢這個民族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一個緩慢的、可能需要幾代人的過程,但是李藎忱等得起、願意等。

因為這種民族意識的自我覺醒,總比等到敵人打上門來再謀求民族意識的被迫覺醒來得好!

眼前的場麵,年輕的人們看的熱血澎湃,恨不能現在也投身其中,和這些同齡人們一起舉起刀槍、山呼萬歲;年長的人們看的欣慰感慨,有的高興於自家子弟也終於有出息了,有的則惋惜自己不能再晚生十年二十年,否則就有機會站在石頭城下、而不是道路兩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思,但是都不妨礙他們傾心於時代的變化和嶄新的大漢王朝的強盛。亂世雖還未結束,但是已經看到了希望。

鼓點聲再一次變化。

江麵上,一艘艘水師戰船調整陣勢,開始變陣。

而石頭城下,軍隊也停住腳步。

李藎忱已經下了石頭城,策馬走來。

風中,每一名大漢將士都挺胸抬頭。

他們很驕傲,能夠通過自己的拚殺得到陛下乃至於整個大漢王朝的認可。

“浴血廝殺、功勳卓著,震懾宵小、收拾故土,光複河山、揚我國威!”李藎忱的聲音很洪亮,即使是風都無法吹散,“有諸位將士,朕心甚慰!”

“吾皇萬歲!”再一次山呼。

李藎忱抬起手平胸行禮,朗聲道:“大漢萬歲!”

軍中將士,齊齊抬臂平胸。

這是大漢北伐之後新製定的軍中禮節,用於軍中甲胄在身的情況。

軍中甲胄在身的時候,彎腰拱手或者跪禮都不方便,再加上軍中講究的是乾淨利落,如果一味的按照之前的繁文縟節,那麼隻會平白耽誤很多時間,而如果不按照禮節的話,又難以顯示出來尊卑,因此李藎忱出麵主持,在手持兵刃的情況下,采用齊胸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