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胸禮,是後世火槍出現後常見的一種禮節,士卒右手持槍,左手快速抬起,手臂平齊於胸。
雖然現在火槍還沒有完全列裝,但是針對手持兵刃、身披甲胄的情況下同樣難以雙手躬身行禮的情況,齊胸禮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這一次閱兵,也是齊胸禮第一次正式對外公開。
日日新,又日新。
大漢的軍隊是大漢的門麵,也是大漢的中堅力量,所以軍隊的士氣和精神建設,都是李藎忱關注的重點,而太尉府也會針對這些問題適時進行調整,儘最大可能滿足軍中將士們的需求,同時也儘可能的從各方麵保持士氣。
同樣的道理,接受檢閱的水師戰船上,所有的將士也都是采用類似於後世的站坡禮,將士沿著船舷列隊,負手而立,這樣可以讓人在江風之中站立更穩。
同時陸師齊胸禮和水師站坡禮的出現,也說明朝廷逐步把水師和陸師進行分割,並將兩者都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
大漢未來開疆拓土的方向,似乎也可琢磨到些端倪了。
看著李藎忱策馬走過雄壯的軍陣,城頭上,顧野王不由得苦笑一聲。以他的政治敏感性,當然察覺到了李藎忱話語中的意思。
震懾宵小,楊堅和宇文憲還不能用“宵小”來稱呼之,那都是公認的梟雄人物。
那這宵小肯定說的就是那些蠢蠢欲動的世家了。
軍心如此,民心如此,世家又有什麼資格和李藎忱叫板?
顧野王已經不想去想李藎忱是怎麼做到的,隻是短短幾年之中就徹底撼動了世家的統治根基,他想去想的,就是自己是不是也要告訴那些吳郡的世家,最好老老實實的接受朝廷的安排,以免得引來一場血雨腥風?
“顧公,陛下要入城了。”旁邊的沈君高提醒一聲。
顧野王這才回過神來,李藎忱已經校閱完了水師和陸師,在軍隊的簇擁下向建康府而去。
他們這些文武,自然也要抓緊跟上。
“這人老了,精力都不集中了。”顧野王笑了一聲。
沈君高壓低聲音:“顧公心事重重?”
“在場的列位,誰不是心事重重?”顧野王反問一句。
顧野王說的這麼直截了當,倒是讓周圍也都在緊張觀望的官員們心中都咯噔一下,臉上露出來的笑容分外勉強。
倒是沈君高無所謂的笑了笑:“顧公,陛下既然打算以雷霆手段收拾宵小之輩,那麼顧公就隻要在雲端之上看著,可莫要多言多語,這樣雷霆劈下來,才和顧公了無關係。”
顧野王怔了一下。
而沈君高已經向前走了。
大概明白了過來,顧野王自失的一笑,搖了搖頭。
陛下的心思,自己真的是越來越捉摸不定了。
這一次,倒是又欠了沈君高一個人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