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世家造反,是顧野王不想看到的。但是朝廷幾乎把吳郡多半世家掃蕩乾淨,更是顧野王不想看到的。
他從小出生於世家,漂泊半生以至於今日,雖然和他家族的身份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從小受到的教育還是在的,因此李藎忱直接這樣通過暴力的手段推翻世家的統治、尤其是世家在基層的統治,這讓顧野王很是擔憂。
他害怕更多的世家會聯起手來反抗,這樣隻會造成整個大漢境內的動蕩。一個吳郡陸氏倒下了,在大漢的國土上至少還有十幾個、上百個吳郡陸氏。這些世家難道就真的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族走向滅亡麼?
更何況世家製度要是真的就這麼煙消雲散了,顧野王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才能接受,就像是數十年來自己抬頭就能看到的天空就這樣轟然倒塌了一樣。
顧野王歎息道:“陛下所為,乃是快刀斬亂麻。亂世之中,此不失為良策,但是現在並非亂世,一個吳郡半數人家下獄,想要再恢複元氣,不知道又到何年何月?更何況陛下也清楚,吳郡周圍的山川田地、漁鹽之獲,都在世家手中,朝廷現在恐怕沒有力量這麼短時間內就將這一切都清點清楚、全盤接納啊。”
作為宰輔,顧野王更加清楚,大漢現在哪裡有那麼多的力量完成對地方的完全接收?不說彆的,單純就是吳郡的這些世家以及會稽的世家,就掌握著江南超過半數的山川田地,大漢官員就算是累死累活恐怕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複對這些地方的管理。
李藎忱眉毛一挑:“朕尚未對吳郡世家問罪,宰輔就出來為他們開脫,未免著急了一下吧?”
顧野王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會突然有如此一問,一時間怔在那裡。
而跟在顧野王身後的裴猗急忙開口說道:“陛下應該是誤會了,宰輔一心所為都是陛下和朝廷,宰輔之擔憂,臣下等也多有擔心,現在大漢朝堂上尚且還有一部分官員在長安未曾歸來,朝堂上哪怕是再加上江南巡撫那邊,恐怕都抽不出來這麼多人能夠統計、處理世家的財產了,因此徐徐圖之或許並非壞事。”
李藎忱登時冷笑一聲:“朕留下這些牆頭草和有叛逆之心的人在江南的腹心之地,難道是等著他們下一次趁著朕北伐的時候在背後捅刀子麼?至於接收田產財物,這個朕自有主張。人,朕還不缺。”
顧野王等人頓時驚訝的對視一眼。
朝堂上的人現在因為有半數還在長安,所以早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陛下又要去哪裡抽調那麼多人手?
“啟稟陛下,書院學生已經在宮門外列隊。”李平快步走進來。
李藎忱霍然起身:“諸位臣工,朕且帶你們去看看吧。”
而顧野王等人張大了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很顯然,有一個地方是他們一直忽視甚至根本就無視掉了的。
那就是大漢自從入巴蜀之後就積極設立的幾個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