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44 字 10個月前

大漢開國也已經兩年,再加上李藎忱經營巴蜀的時間,三四年有餘,在這段時間裡,培養出的人才已經不少,其中一部分甚至都已經進入了官場,而即使是新設立的沒有幾年的金陵書院和嶽麓書院,也培養出了不少人才。

尤其是書院的人才培養,並不隻是招募人才從頭開始,還有一些是李藎忱從地方吏員之中遴選能乾之輩進入書院進行短期的培訓,加強他們對地方行政的處理能力,從而讓他們成為不折不扣的多麵手或者某一方麵的專家,這將會極大的彌補官員不在或者缺少的情況下地方吏員們的能動性。

畢竟大多數情況下,官員也就是起到一個居中引導、指揮和統籌的作用,而稅收、田產等等的統計收繳,實際上都更多的是吏員們在負責,相比於官員,他們對於這些的熟稔程度更高,隻要他們擁有足夠的組織能力,那麼替代官員或者在需要的時候臨時上陣也完全並非不可以。

對於這樣的培訓,吏員們當然是不會拒絕的,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夢想,即使是普通的小吏員們也有,經過培訓,實際上他們也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候補官員,何樂而不為?

而這些人多數出身下層,又經過書院的培養和教育,無論是鬥誌還是忠誠都無可挑剔,可以說他們就是李藎忱手上的救火隊員。

陛下打算讓這些人前去收拾殘局,的確無可厚非。

可當顧野王等人跟著李藎忱一起走到宮門口的時候,方才發現,自己還是把陛下想得太簡單了。

宮門外,並不隻有一個方陣。

兩個方陣相對而立,左邊的一個方陣中,人們都是身穿大漢吏員的衣衫,不同的花色圖案代表他們分彆隸屬於不同的部門,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地方,應該是最近前來建康府進行培訓的地方吏員。

而右邊的一個方陣,全都是身穿青衫的士子,他們背著行囊、頭上綁著學士巾,年輕的臉上充滿著期待和激動。

無疑,這些是書院之中不折不扣的學生。

“啟稟陛下,吏員一百零二人,集結完畢!”李靖身穿千牛衛的衣衫,腰間懸掛李藎忱禦賜的橫刀,朗聲說道。

“啟稟陛下,金陵書院五十二人集結完畢,嶽麓書院二十三人集結完畢,成都書院十五人集結完畢!”李淵站出來大聲說道,他顯然對於李靖的那一身打扮很是羨慕,也很不服氣,所以聲音都在儘量把李靖的聲音蓋下去。

金陵書院這一次算是“本土作戰”,所以來的人最多,幾乎李淵這一屆老生全都上陣了。而成都書院和嶽麓書院那邊還得處理洞庭沿岸的幾個世家,所以自然不會派遣那麼多人來。

當然了,相應的,金陵書院也派遣了一部分人前往湘州,雙方進行交換,也是為了能夠讓書院士子們對不同地方的情況有更加清楚的了解,畢竟金陵書院也好,嶽麓書院和程度書院也罷,最後走出來的人才並不是服務於一個地區,而是要服務於整個大漢的。

看著鬥誌昂揚的年輕人們,李藎忱笑了一聲。

這就是朕的底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