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4221 字 10個月前

這一次他從北方回來主要是為了述職,大漢的官員,即使是大將軍這一層的,也不能常年在外麵,每隔一年都要回京城述職,同時也方便朝廷對人才進行調動。

北方最近很是平靜,宇文憲和大漢都分外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拚命地積攢力量,而西北的長孫晟也主動出擊了幾次,漢軍騎兵向西北最遠已經挺進到了沙州城下,算是徹底震懾住了之前蠢蠢欲動的吐穀渾,讓吐穀渾也不敢有什麼小動作。

大漢現在並不是沒有力量和吐穀渾決戰,主要是兩麵開戰會增加朝廷的負擔,同時也會增加社會各界的壓力,既然沒有必要,那李藎忱就在儘量避免出現這種可能。

更重要的是,吐穀渾並不算什麼,現在的吐穀渾剛剛走下高原,還沒有站穩腳跟,遠沒有曆史上唐朝麵對的吐穀渾那麼強大,問題是李藎忱一旦擊敗吐穀渾,不管大漢願意還是不願意,就要被卷入西域的煙塵之中了。

李藎忱自問現在是沒有那麼好的胃口的,大漢能夠拿下河西,但是短期內絕對拿不下整個西域,所以這也是讓李藎忱儘量避免和吐穀渾直接爆發衝突的另一層理由。

北方的平靜自然也就意味著朝廷沒有必要把當朝的兩個大將軍都丟在北方,甚至都丟在關中這一個地方。這一次蕭世廉進京,主要就是和太尉府一起處理軍隊的事情,短期內大漢的軍隊注意力是放在南方而不是北方的。

當然了,因為長安還有蕭摩訶在,所以留下蕭世廉而讓裴子烈回來的話,難免會惹來非議,因此蕭世廉回到建康府,而裴子烈接替他主持長安以東的戰事。至於長安以北的戰事,都在韓擒虎的掌控中,長安以西,則是長孫晟和徐德言在負責。

沒有了大規模的戰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讓一個大將軍坐鎮,韓擒虎和徐德言他們也能勝任防守和局部衝突。

“臣參見陛下!”蕭世廉走在最前麵,楊素和橫海將軍王昌跟在他之後、位列左右。

李藎忱定睛打量蕭世廉。

自己的妹夫,應該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最熟悉的人之一了。

北方的風雪,讓他的臉上也沒有了當初和李藎忱在呂梁山中摸爬滾打的青澀,皮膚黑了一些,胡須不算長,掛在下巴上像個倒三角形,站在那裡已經沒有了當初輕浮急躁的樣子,已經頗有大將之風。

相比於裴子烈,蕭世廉的性格急躁,是出了名的“一言不合就是莽”的主兒,為此每次李藎忱讓蕭世廉掛帥的時候,都有不少人明裡暗裡提出非議,認為蕭世廉是個敢打敢衝的將才,但是怕算不上能獨當一麵的帥才。

不過李藎忱最終還是力排眾議。

事實證明,蕭世廉並沒有辜負李藎忱的期待。

如今的他鋒芒內斂,看上去成熟穩重了很多。而真正了解蕭世廉的人都知道,戰火和挫折並沒有消磨掉他的銳氣,他依舊是那個和李藎忱一起衝鋒、天不怕地不怕的蕭世廉,隻不過現在他已經能更嫻熟的控製自己的這股力量,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發揮出來橫衝直撞的氣勢,什麼時候要沉下心來和敵人周旋。

“伯清遠來辛苦了,”李藎忱點了點頭,“入座吧。”

跟在蕭世廉身後的楊素和王昌雖然目不斜視,但是心裡還是多少都有些羨慕的。

君臣有彆,不管是大家和陛下再怎麼親近,君臣的身份擺在這裡,就像是有一層不存在卻讓人不敢逾越的屏障一樣。可是李藎忱和蕭世廉之間,似乎讓人看不到這樣的屏障存在。

整個大漢朝堂上下,能被李藎忱直接稱呼表字的,就隻有蕭世廉和裴子烈了吧?

因此說羨慕,是真的羨慕。

因為這代表陛下真的把他們兩個當做自己的兄弟而不是臣下。

“謝陛下!”蕭世廉笑著說道。

而李藎忱的目光緊接著落到王昌的身上:“朕看了南方的戰報,海軍打的不錯,這一次麵見朕,是有什麼事?”

海軍,可以說是李藎忱現在最放心的兵種了。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海軍的建設已經非常完善,或者海軍已經所向披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