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臣們也不傻,陛下拉著他們去看了一遭,可不是真的讓他們去看熱鬨的,這就是告訴他們,這東西很有用,保不齊哪一天也能夠救了你們的性命,所以有錢的是不是得慷慨一下,朝廷可沒有那麼多錢買地皮。
商賈們自然不用說,南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看在眼裡,“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現在的朝廷和原來可不一樣,在朝廷需要你掏錢的時候積極主動一些,朝廷在之後也會和你穿一條褲子,有好處那是絕對不會忘了你的。
這種遠期投資,商賈們絕對不會拒絕,畢竟陛下的信用,一向是不錯的。
作為回報,新建的皇家醫院所獲得的收入之中,也會根據商賈們掏錢的多少給他們回報,雖然數額很少,但是細水長流不說,而且皇家醫院、皇家醫院,握著皇家醫院的分紅,那就等於掛上了皇家的名頭,大家出門外在,吹噓一聲“皇商”,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外做生意,這名聲一向是非常重要的,連皇帝都信任的人,大家自然也都喜歡和他做生意。
而對於授意如此的李藎忱來說,當然也是以此為機會引入股份製,並以皇家醫院作為試點,畢竟大漢現在的金融體係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建設,已經完全形成網絡,如果再不引入新的政策的話,很有可能會無序發展,最終反噬大漢。
因此作為一手組建了大漢金融體係的李藎忱,肯定要在合適的時候再出手引導一下。對於這個時代的發展,無論是經濟也好、工業也罷,李藎忱都隻是引導和點撥,從來沒有說下達過什麼必須的命令,他更想讓手下的人去思考和摸索,並且讓這些理論和體係能夠進行緩慢和平穩的自我過渡和發展。
有人說曆史上最殘忍的話就是“我們走了一些彎路”。
李藎忱也很期望自己能夠把後世的一切都帶給大漢,讓這個時代快速邁入工業化、實現電氣化,最後乃至於實現信息化。但是作為上位者,他很清楚這些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且自己也不能這麼做。
一棵樹苗的成長是需要時間、需要陽光雨露的,甚至還是需要多長出來一些分枝的。
揠苗助長隻會讓它更快速地死掉,而修剪掉那些看上去是長錯了的分支,固然可以讓它長得更高,可是孤零零的一根主乾立在那裡,根本經受不住任何的風雨吹打,一場大風過來就有可能直接折斷。
隻有枝繁葉茂如綠雲的大樹,才能夠經受得住一切。
在李藎忱看來,這些彎路就是大樹的枝杈,雖然一個兩個的枝杈或許會搶奪大樹主乾上的營養,但是對於一棵大樹,一棵想要抓牢地麵、遮蔽一方大地的參天大樹來說,枝杈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大漢來說,這些彎路所帶來的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隻有這些經驗存在,大漢才能夠從中吸取教訓,下一次選擇正確的方向向上走。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螺旋上升,也是李藎忱自身對於社會發展的理解,畢竟他也不是研究社會學的,更不是研究哲學的。
但是至少自己所想的這些,對於大漢應該好處大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