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就是一次皇帝不在的演習,這讓李藎忱不由得想起來後世某國某位七十年的女王,因為在位時間太長,導致全國上下已經不止一次演練女王去世之後的應急方案,可惜就是用不上,不過真的應該可憐的,還是那位七十年的太子啊······
如果自己在皇位上坐七十年,應該已經煩的透頂了吧。
話說回來,好在李藎忱這次下江南,去去就回,時間尚短,如果這些家夥們真的捅出來什麼簍子,也能夠及時跑回來給他們擦屁股,可是如果他們什麼經驗都沒有的話,到時候李藎忱北上,難道衝到了黃河邊,還要再跑回來給他們擦屁股麼?
那李藎忱豈不是成了劉裕第二了?
劉裕北伐失敗,並不是因為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後方作妖,李藎忱可得吸取教訓。
此時李藎忱雖然人站在船頭上,看著水流滾滾,但是心裡想的卻還是背後越去越遠的建康府的事。
希望這些家夥不要讓那個自己失望。
運河兩側已經出現了大片的田野,覆蓋著高低起伏的山丘。江南多丘陵,而正是在這高高低低的小山丘之間,孕育了天下糧倉。
“再往前從晉陵入太湖,順風順水的話不日就到吳郡。”沈婺華站在李藎忱的身後,微笑著說道。
這一次李藎忱南下固然也是輕車簡從,後宮之中隻有沈婺華陪著自己,之所以讓沈婺華前來,主要還是因為後宮之中要說和江南世家們關係最密切的,也就隻有沈婺華了。
沈家那是江南世家之中一等一的豪門,雖然在沈君理去世、身為皇後的沈婺華也跟著被打入冷宮之後,沈家隻剩下沈君高獨立支撐,頗有幾分獨木難支的感覺,但是這麼多年打下的家底終究還是在的。更重要的是沈君高最終站對了隊伍,李藎忱自然也就沒有打算和他清算之前的賬。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又所謂瘸子裡麵拔將軍,形容現在的沈家倒是再合適不過,沈家不管再怎麼狼狽,也比你們那些因為叛亂被朝廷給抄了底的家族強,作為緊跟著朝廷腳步的貴族,隻要沈家還能夠有人才嶄露頭角,那麼沈家依舊還是沈家。
沈婺華跟在身邊,能給李藎忱壯聲勢不說,李藎忱這一次下江南肯定也要召見本地的世家——雖然這些世家已經七零八落,但是終歸還是有一些大小世家能夠在之前的動蕩之中幸存下來的。
世家的體製已經被推翻,但是李藎忱不可否認的是,到現在世家依然是大漢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批人,這一次大漢秋闈之中嶄露頭角的也有一多半都是世家子弟,大漢想要憑借書院培養出來更多的寒門乃至平常百姓家的子弟,還需要時間。
剛剛結束的秋闈也是李藎忱這一次下江南不會太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