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188 字 10個月前

不管自己身後功過是非如何評說,李藎忱並不後悔將科舉提前至少一代人帶到這個時空。

更或者,有開科舉這一項功勞,就算李藎忱本身十惡不赦也已經足夠了。曆史上的隋煬帝乃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暴君,可是即使是如此,隋煬帝本身在開通運河以促進南北交流以及進一步開放科舉上做出的貢獻,也不應該被忽略,至少後人要念記著他在暴行之外的功業。

或許得罪了世家,罪在一時,但是對於整個華夏來說,功在千秋。

————————————————

當大漢第一年的殿試已經引起了整個建康府乃至整個朝野的廣泛關注時候,遠在建康府西北千裡之外的華陰,卻是一片肅殺。

自從大漢入關中之後,比鄰潼關的華陰就變成了雙方對陣的一線。

隻是看大漢在華陰羅列的是什麼人物,就知道大漢對華陰的重視。

坐鎮華陰、居中統帥兵馬主持大局的,是驃騎大將軍蕭世廉,蕭世廉自然不用說,他和裴子烈作為李藎忱的左臂右膀,一個在朝中、一個在軍中,將大漢軍隊為李藎忱牢牢把控住。

鎮守華陰以北防線的是年初剛剛接替陳叔慎上任的徐德言。陳叔慎作為陛下的小舅子,在關中巡撫的任上做了兩年,當然他這個關中巡撫還兼任著戶部侍郎,實際上更多的是代天巡狩、坐鎮關中。戶部尚書駱牙退隱之後,算是鍍金和曆練的陳叔慎總算是成功轉正,而尚書自然就不好留在關中,因此他回到關中,徐德言接任。

要說大漢的巡撫,徐德言應該是經驗最豐富的,從當初的漢中巡撫到後來的西北巡撫再到現在的關中巡撫,幾乎秦嶺南北一線的所有巡撫都讓他做了個遍,而李藎忱讓已經加長安留守的徐德言再加關中巡撫,意思顯然已經很明顯,就是再拔高徐德言的官職,讓他有資格統領偏師,坐鎮長安西北,因為那裡還有一個溝通晉陽和長安的要道,蒲阪津。

武將出身的徐德言,顯然更適合成為一方鎮撫,同時也算是和南側蕭世廉、北側韓擒虎還有屁股後麵的長孫晟互成犄角、又相互製衡,避免遠在千裡外的關中成為一人之天下。

而蕭世廉南側的南陽到武關一線,則是曹忠和陳智深在坐鎮,曹忠鎮守襄陽,陳智深鎮守南陽,一個是大後方,一個是最前沿,兵鋒直指洛陽南側。

對麵的宇文憲也是擺出來了類似的陣型,尉遲迥在中,王軌兼顧淮北和洛陽側翼,而宇文純在北隨時引兵南下,至於宇文憲自己則坐鎮鄴城調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