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尉遲迥再一次在這裡迎戰敵人,敵人已經變了,不再是楊堅,而是大漢,一個是玩弄權術上位的梟雄所部,一個是實打實、一刀一槍打下來偌大江山的豪傑所部。
孰強孰弱,看看那些黑黢黢的火炮,尉遲迥心中就應該有所定數。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
但是尉遲迥更清楚,硬著頭皮也得打,說不定在絕境之中也能尋找到希望。有的時候,尉遲迥真的很羨慕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朝氣蓬勃、他們似乎很有凝聚力,有著能夠聚集在一起、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奮鬥目標。
相比之下,上一代人同樣生長在亂世之中,他們所能知道的和所能做的,整日裡就隻有打打殺殺,就隻有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而努力,自私是每個人不變的特性。
尉遲迥不知道到底是時代需要有所改變,所以改變了這一代人,還是這一代人意識到了時代需要改變,所以自發的聚集在一起,自發的想要為捅破這片灰暗的蒼穹做些什麼。不過尉遲迥還是能夠敏銳地察覺到,李藎忱無疑是整個事情之中最大的變數。
因為李藎忱的存在,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變化,無論是王朝家國的命運,還是人的命運,在他的手掌翻覆之間都變得截然不同。
或許自己當初做過的最錯誤的事情就是沒有控製住當時天宮院山下和韋孝寬之間的摩擦,最終反而導致李藎忱這個雙方的共同敵人漁翁得利,甚至還因此為之後楊堅和宇文憲的矛盾激化乃至最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又或許······尉遲迥抬頭看向茫茫蒼天,白雲悠悠,當真有一種天高雲淡、一切安好的感覺。
這是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情。
漢軍的鼓聲打破了尉遲迥的沉思,站在尉遲迥身邊的尉遲勤沉聲說道:“大總管請看,南蠻的火炮又在向前推進了。”
尉遲勤是尉遲迥的侄子,隨著尉遲迥身邊的將領戰死的戰死、被俘的被俘,所剩下的也就隻有這些平素裡一般不會讓他們在外帶兵的子侄親屬了。尉遲迥為人一向謹慎,他的孩子和侄子當中的確有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尉遲迥本人已經算位極人臣,所以對於子侄輩的安排上他素來小心,以免給彆人留下什麼把柄。
尉遲家的富貴已經滔天不說,等到尉遲迥死後肯定還會有封賞,到時候尉遲迥家族之中的子弟如果都已經在各處把持軍政,必然會麵臨賞無可賞的地步。
到了那個地步,尉遲家族必然也就變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要麼就要選擇乾脆直接推翻朝廷——在情感上尉遲迥絕對不能接受這種結果,而且他還很清楚尉遲家隻是簡單的將門,真的要造反不見得就能夠得到文官以及地方世家上的支持,很有可能會變成孤家寡人,要麼就隻能選擇坐以待斃。
因此在子侄們的委派上,尉遲迥一向不敢邁太大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