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尉遲迥也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上陣父子兵,現在不隻是自己的侄子尉遲勤率領中軍拱衛在尉遲迥的身邊,北周軍隊之中,一般是處於防守位置的右翼是費也進利率領的從潼關退下來的敗兵以及後來尉遲迥又給他補充的一部分兵馬,而處於進攻位置的左翼,則是尉遲迥的兒子尉遲祐統帶,隨時準備對敵人發動進攻。
上陣父子兵,這也是尉遲迥向宇文憲表達的決心。
我們尉遲家父子大不了就戰死在這裡。
另外在尉遲迥大軍的後方,從函穀關到邙山的防務,則是趙王宇文招親自坐鎮,隻不過趙王手中的可用兵馬基本上都已經交給尉遲迥了,雖然趙王本身也算得上北周宗室之中屢立戰功的親王之一,更是和宇文憲、宇文純等人的親兄弟,是堅決擁護宇文憲登基的人之一,忠誠和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尉遲迥當然也指望不上他了。
火炮在向前推進,不用尉遲勤提醒,尉遲迥也能夠看到。
他從巢車上下來,兩翼派過來請命的人已經在巢車下等候,見到尉遲迥急忙上前拱手見禮。
“總管!”
尉遲迥點了點頭:“敵人隻是在調整隊形,戰鬥尚未開始,為何在此?就算中軍有命令,也是派人傳遞下去,不需要在此等候,你們先回去吧。”
“可是······”兩名領命前來的偏將都有些無奈。
漢軍遲遲沒有動靜,現在也不過隻是在稍微調整陣列,無論是尉遲祐還是費也進利,心中都有些忐忑和緊張。
當然這種緊張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尉遲祐來說,這雖然不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但還是他第一次統帶這麼多兵馬和漢軍正麵交鋒,所以他很好奇對方到底有沒有所說的那麼可怕,而自己是不是有機會能夠在這一戰之中建功立業。
對於費也進利來說,緊張就是實打實的害怕造成的。潼關之戰,對於費也進利來說簡直就是噩夢,轟鳴的火炮、從天而降的巨大石彈以及密密麻麻隨時都可以把人射成刺蝟的箭雨,漢軍強大的攻城能力第一次讓費也進利意識到了所謂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單純的隻是因為雙方沒有武器器械上的差距罷了,當對方的武器裝備已經完全領先的時候,所謂的雄關漫道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猛烈顫抖和搖晃的潼關,抱頭鼠竄的北周士卒還有那些甚至連內臟都灑滿一地的屍體,是費也進利的夢魘。
費也進利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渾渾噩噩的在潼關堅持了那麼久,對此蕭世廉其實也是很鬱悶的,因為攻打潼關的時候不斷有敵人從蒲阪過來騷擾,導致潼關之戰一度變成了漢軍圍點打援,潼關正麵進攻實際上沒有幾次,雙方圍繞蒲阪展開的激戰倒是不少,而每次漢軍主力從蒲阪再折回潼關,費也進利已經抓住機會修補了不少城垣,所以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反正費也進利就知道,在天搖地動之中,潼關城破,自己收攏敗兵,一路也顧不上節節布防,就這麼潰退到了函穀關,甚至就連函穀關西側本來還可以作為防禦支撐點的弘農郡(今三門峽)也都拱手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