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招可就有得受得了。
不過這樣也好,不管那些部將們到底是真的想要投靠漢軍還是依舊寄希望於北周能夠反敗為勝,宇文招這一支軍隊對於正在進攻洛陽的漢軍都將沒有多少威脅。
自家的事尚且還理不清楚呢,宇文招又何談來幫助洛陽?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的問題了,進攻洛陽,誰來主攻?
此時的漢軍根本沒有采用圍三缺一的辦法,因為李藎忱很清楚王謙和尉遲迥必然會下定決心死守洛陽,因此圍三缺一並沒有多大的用處。漢軍幾乎是四麵八方將洛陽城包圍的嚴嚴實實。
不過要說主攻方向,實際上東側的漢軍主要是為了防範從偃師等地過來的援軍,而西側的漢軍也得起到防範宇文招的作用,因此主攻方向其實就是北側或者南側,準確說就是禁衛軍和虎翼軍之間的爭奪,而鷹揚軍也躍躍欲試,哪一個支撐不住了,他們就可以衝上去當替補。
此時的鷹揚軍雖然是在東側展開,但是虎牢關那邊的北周軍隊已經寥寥無幾,又被東路的漢軍牽製住,所以敵人從東側而來的可能性並不大,鷹揚軍隨時可以轉過頭從城東方向向洛陽發動進攻。
所以現在陳智深也躍躍欲試,說不定自己還能為鷹揚軍爭搶下來一個佯攻甚至主攻的機會。
當然了無論是親自代表虎翼軍前來的蕭世廉,還是禁衛軍的淳於岑和魯世雄,都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說太尉府是怎麼安排這一戰的。”李藎忱徑直說道,顯然已經認可了楊素的計劃,分出來一部分兵力盯著宇文招或許會減弱洛陽方向的進攻強度,但是也可以避免後顧之憂。戰鬥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穩紮穩打才是最重要的,李藎忱不期望會出現因為自己的冒險而導致的戰敗。
楊素急忙說道:“整個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托洛水,周長在二十裡以上,另外在城西北還有堅固的金墉城作為屏障。此次擬定的主攻方向是南側和北側,南側城門從西向東依次為津陽門、宜陽門、平昌門和開陽門,而北側城門總共有兩處,一處是大夏門,也是洛陽城最大的城門,城門一門三洞,同時有橋橫於護城河上,另外還有一處廣莫門,規模較小,位於大夏門的東側。”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一座洛陽城便是後世的漢魏洛陽城遺址所在,幾乎可以說是洛陽曆史上的全盛時期,規模之龐大即使是唐代的長安以及後來的明清北京都隻能望其項背,隻可惜這麼一座龐大的城池最終湮滅於南北朝末期以及隋唐之交頻繁地戰亂之中,等到武則天以洛陽為神都的時候,隻能重頭再來,又修建了一座洛陽城,便是後世的隋唐洛陽城,位於現在洛陽城的西側,實際上大概也就是現在河南城所在的位置。
洛陽城的龐大,即使是現在的長安以及大漢的都城建康府都很難與之相比,此時的長安雖然已經進行重建,但是重建之後的長安,其定位本身就隻是行在而不是都城,所以在規模上自然不可能恢複到當初大漢全盛時期。
而建康府本身因為南朝多年以來的無序發展,實際上存在很多問題,再加上受限於建康府周圍山丘環繞的地形地勢,實際上規模已經很難繼續拓展,並且形狀隻會變得越來越不規則,不規則的城牆無疑將會增加一座城池的防守難度。
龐大的城池,對於守軍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意味著守軍有更多的依憑,高大的城池、又深又寬的護城河足夠讓守軍更容易抵擋敵人的猛攻。但是同樣,敵人很有可能不斷地從各個方向發動進攻,如果守軍的數量比較少,必然就會疲於奔命,甚至因為防線變得越來越單薄,最後輕而易舉的被敵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