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396 字 10個月前

這一次洛陽之戰,李藎忱之所以要親自指揮南側的進攻,一來是因為和北側蕭世廉已經有足夠的資格可以一言堂不同,南側禁衛軍、鷹揚軍以及部分抽調過來的揚武軍甚至還有水師支援的火炮隊本來就編製複雜,而且陳智深這樣的暴脾氣對上淳於岑和魯世雄這些年輕人,肯定又會起矛盾,就算是有生性平和的陸子才居中調和,奈何陸子才本身履曆不夠硬,自然不能讓兩邊信服。

因此李藎忱最好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己親自統軍。

二來李藎忱也想要以進攻洛陽為藍本打一場教科書一樣的攻防戰,以教導漢軍將領們,在火炮、火槍等等新式火器的加持下,新式軍隊應該如何作戰。

要論戰場的謀略和戰術安排,李藎忱或許並不是久經戰陣的老將的對手,當初要不是尉遲迥和韋孝寬之間的矛盾,也不會讓李藎忱抓住機會一下子把他們兩個擊敗歸根結底川蜀一戰,李藎忱隻是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所以李藎忱每一次指揮戰鬥,打的並不是戰術,而是戰略,在戰略上利用敵人自身的矛盾以及抓住敵人政治上的訴求,逼迫敵人主動做出讓步。比如巴蜀之戰,對於北周的宇文憲和楊堅來說,巴蜀本身不過是一塊已經荒蕪了很久,幾乎沒有北周基層統治,再不治理甚至都有可能直接獨立的地方,所以就算是丟給了李藎忱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但是萬萬不能丟給對方。

宇文憲拿到了巴蜀,就能夠和自己控製的鄴城一起對楊堅形成包夾之態勢,楊堅一旦拿到了巴蜀,那麼就有了一個可以當做大後方的地方,秦國是怎麼統一六國的,還不是因為有這麼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麼,依靠巴蜀的財富和錢糧,老秦人不需要赴國難,隻要昂首挺胸向前殺就可以了。

李藎忱在通過掌控政治在打仗,所以他本身倒是並不覺得自己算是常勝將軍,不過是善於“見風使舵”罷了。

但是要論對於火器這些新式武器的運用,整個天下恐怕都不可能找到能夠比得上李藎忱的人。

沒有辦法,誰讓他有一千五百多年的經驗呢。

火槍和火炮,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絕對是從來不敢想象的事物,但是對於李藎忱來說,現在漢軍裝備的這些燧發槍和前膛火炮,那都是落伍得不能再落伍的了,也就是對付對付手持刀劍的敵人罷了。

所以要說指導人們進行一場標準的、教科書式的現代化戰爭當然這個現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局限在火器剛剛誕生時的現代化李藎忱自然是當仁不讓。

火器的誕生意味著戰爭進入到了新的時代,大漢的將領們如果還秉持著原本的想法,將火炮當成一種遠程拋射的投石機,將火槍當做弓弩,那麼作戰必然會變得混亂無序,火槍本身應該是可進攻和可防守的利器,如果隻是遠遠的打打槍、助助威,那麼李藎忱並不覺得這樣的軍隊和後世在八國聯軍麵前不堪一擊的大清軍隊有什麼區彆。

李藎忱需要告訴將領們,火器應該怎麼使用,火槍和火炮應該怎樣才能更大限度的將更多的敵人從世界上抹去。

這家夥,可不是聽個聲響就好了的。

現在針對漢軍將領們對火器的不熟悉,李藎忱已經積極地采取措施,無論是已經開學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抽調軍中將領前往接受短期突擊培訓的金陵軍事學院還是正在籌建中,甚至還有韋孝寬這樣老將坐鎮的長安軍事學院,都涉及並且將火器的運用當做教學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也的確沒有什麼好教給大多數都屬於將門子弟、科班出身的軍中將領們。

要說怎麼排兵布陣,這幫家夥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傳絕學,而軍師學院之中的不少先生甚至都還是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除了火器這種前線將領們接觸並不算很多的東西之外,沒有什麼能讓他們乖乖聽話並且感興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