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936 字 10個月前

每一個地方團體和鄉人自然都希望都城能夠落在自家地盤上,但是這是不現實的。李藎忱很清楚在曆史上有不少因為地方勢力的強大而導致都城隻能落在並不合適成為都城之處的例子,最鮮明的顯然就是兩宋。

北宋的汴梁瀕臨大河,直麵北方,不但要麵對從北方而下的敵人,還要麵臨曆史上一次次決口的黃河,再加上城池狹小,很多城市病都很明顯,實際上並不適合作為都城。至於南宋的臨安,在李藎忱看來,屬實是太靠南了,還真是個偏安的好地方,但是南宋的骨氣也在西湖山水之間消磨殆儘,甚至還比不上堅守石頭城的南朝曆代,至少人家陳叔寶也算是蹲在建康府,做到了“天子守國門”。

當然了,君王死社稷,對陳叔寶要求有點高,就不談了。

兩宋都城位置不佳,對王朝的畸形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雖然李藎忱也知道無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他至少要儘可能的為子孫後人留下來一個更容易掌控天下的地方。

“無論是長安還是洛陽,又或者建康府,乃至於鄴城,”李藎忱沉聲說道,“朕不會輕易地就做出決定,朕需要的是為子孫後代的安寧做鋪墊,而不是滿足一己私念。”

陳宣華等人的神情也都肅然。

“任何人問起你們,你們都可以將這句話原樣告之,”李藎忱起身,“朕,絕不偏袒,也問心無愧。”

一雙雙眼睛目送著李藎忱,眼神分外的熾熱。

換句話說,就是崇拜。

在座的,哪一個不是天之嬌女?

唯有這樣的夫君,才能讓她們心甘情願的侍奉左右。

良久之後,陳宣華微笑道:“姊妹們,走吧,大過年的,咱們也還有好多事要做。”

大家紛紛起身收拾。

不能給陛下拖後腿。

————————————-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

河東玉壁城的府衙裡,楊素輕輕咀嚼著這八個字。

今天已經是大年後的第四天,而三天前的洛陽正旦大典上,陛下就而今紛紛議論的遷都之事首次表達了自己態度,當即令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陛下的說法很公正,不偏不私,讓任何想要對此發表看法的人都無話可說。

而洛陽發生的事在大漢報紙的快速傳播下,很快就傳遍了各處。當然這背後也有李藎忱的授意,不然現在剛剛組建沒有多久的《洛陽日報》,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就把觸角伸入河東,以至於就連玉壁城這邊境之地的府衙桌子上也有一份。

上麵寫著陛下在正旦大典上的發言以及報社特邀的評論員寫出的社論。楊素跟著李藎忱時間這麼久,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文風不是陛下親筆,也至少是陛下寫出了大綱之後由鮑興等人代筆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