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93 字 10個月前

() 崇拜強者,本來就是日本的傳統。到時候李藎忱就可以借助他們自己探索出來的航路,對這個小國家做些什麼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

現在大漢缺少對東海的探索,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去探索。

因為海軍的陸戰隊一直有登陸幽州的計劃,所以倒是東海海岸沿線的水文地理情況,之前白袍就已經配合海軍摸排清楚了。若是海路局限在東部沿海的話,倒是很安全。

“兩淮沿海多是灘塗,想要尋找合適的港口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吧。”李藎忱皺眉說道。兩淮沿海,就是後世蘇北一帶,流經兩淮的大小河流不斷地將泥沙帶到海岸線上,讓海岸線不斷地向東推移不說,而且海岸線多是堆積的泥沙灘塗,根本沒有辦法建設為港口。

當然了,如果有足夠的錢財,什麼都可以實現,可是即使是後世也沒有在此開挖港口,李藎忱才不會做這種傻乎乎的事。

他現在也沒那麼多錢啊。

“兩淮開設港口,恐怕不值當吧?”李藎忱斟酌說道,“之前白袍曾經做過關於兩淮沿岸水文情況的調查,朕記得朕曾經看到過,這份報告可以命人直接送給戴才。不過除了兩淮,青州那邊水文應該會更好一些,可以考慮開設海運港口。”

曆史上山東半島的登州等地都是重要的北方港口。

真的要發展海運,李藎忱反倒是覺得青州這邊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漢以後肯定要進攻高麗,甚至要進攻扶桑的,青州就是一個最好的跳板,當大漢的海軍足夠強大的時候,陸師隻要在幽州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就好,海軍完全可以解決掉高麗。

曆史上高麗之所以一度成為隋唐兩個朝代的頭疼所在,就是因為其扼守陸上咽喉要道,進可攻、退可守,華夏不管他,他就會騷擾整個遼東,而如果朝廷管他,那麼就要勞師遠征不說,還有可能被擋在那些要塞之下,進退不得。

隋煬帝就是吃了這麼一個虧,而唐太宗要不是因為國內足夠穩定,自己的威望也相當之高,再加上背後又沒有突厥人搞事情,恐怕下場不會比隋煬帝好到哪裡去。即使是以唐太宗之賢明,也差點兒在高麗铩羽而歸。

李藎忱要拿下高麗,當然就不能再走這兩位的老路子。

大漢現在的造船技術也不是曆史上隋唐時期能夠相比的,跨海遠征的確要比從陸地上繞道來的靠譜。

不過李藎忱關於高麗的設想,現在還隻是停留在腦海之中,他並不想透露出太多自己對於一統天下後再怎麼開疆拓土的設想。整個疆域的擴展是循序漸進的,如果太早的讓大漢的文武們知道世界還如此的廣闊,外麵的敵人還如此的弱小,那麼他們肯定會出現急功近利的心思,逐漸會不把現在北方的敵人放在眼裡。

在戰略上蔑視敵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不代表著就可以輕視敵人。在李藎忱看來,蔑視和輕視,絕對不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