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民政的三省六部也好,處理軍政的太尉府也罷,再加上內府和禦史台,甚至還有真正遊離於整個體係之外的白袍,很難說到底是誰在牽製誰,又是誰在幫助誰。沒有一個部門因為另外部門的存在而不能完成自己職責之內的任務。
鮑興進入朝廷的時間並不長,他也不知道形成現在的局麵到底是陛下的處心積慮還是時間自然而然演變。不過至少現在這個局麵對於大漢來說並不壞。
除非是真的有野心想要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家夥,不然在這種體係內,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事情,互不掣肘,豈不是一個官員最理想的狀態?
鮑興心裡琢磨著這些事,告退轉身離去。
李藎忱伸手敲了敲內府的奏章:“貞兒,朕記得年前才剛剛批閱過十幾本奏章,為什麼積攢的這麼快?”
內府的體量到底沒有辦法和朝廷六部相比,所以送來的奏章數量也不過就是外廷的零頭。內府就是內府,固然是後宮妃嬪在主持,但是李藎忱絕對不允許內府的事務就直接在自家飯桌上甚至床榻上就作出決定了,任何和內府相關的事情,就算是在家中日常交談裡,李藎忱口頭答應了,也必須要寫成奏章由李藎忱過目批注。
無規矩不成方圓,皇帝的一句話就有可能乾係到千萬人的性命,沒有正式的公文奏章發行是不行的。
尉遲貞急忙說道:“年前隻給陛下批閱了內府的財報,這是內府新一年的支出計劃,另外還有具體到下麵各項事務的規劃,包括新建立的醫院、慈善堂和書院,臣妾都已經整理成表格,附在第一個奏章後麵,隻等陛下批複。”
李藎忱拍了拍頭,這倒是忘了。
去年的財報自己看過了,但是今年的計劃還沒有看。
每天看的奏章實在是太多,自己都轉不過來了。
他輕輕捏了捏尉遲貞的手背:“辛苦你了。”
尉遲貞一邊給李藎忱研墨,一邊搖頭:“臣妾並不苦。幾個姊姊們在外奔波尚且不說苦,臣妾很知足。”
李藎忱抬頭看向她:“不願做的話就不用做,內府並不是後宮,朕並不強求任何人。”
內府缺人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尉遲貞入宮之後就直接被拉到了李藎忱隨身秘書監這樣重要的位置上。不過尉遲貞也應該是後宮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被谘詢是不是願意做這件事的人,畢竟當時陳宣華她們都忙的焦頭爛額了,有人補上來,哪還管你願不願意?
尉遲貞怔了一下,驚訝的說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妾如何會不願意呢?能夠為天下百姓做些事,臣妾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