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624 字 10個月前

.,

“孝穆公賣個我們這麼一個人情,自然也是期望南北官員能夠戮力同心,為大漢效勞,而不是為某家某戶效勞。”楊素徑直說道,“近來南北之間分歧爭執越來越多,遷都也好,這龍門書院的山長人選也罷,兩邊爭執不下,甚至多有把事情鬨大以請陛下聖裁之意,現在想想,即使是你我,也難免有地域之私,個人之見,相比於孝穆公,的確有所不及啊。”

“你我到底還是紅塵中人,又怎麼可能真的丟掉這些。孝穆公曆經風雨,見得多了,自然也就看的開了。”李詢感慨,“某啊,現在隻期望年老之後也能和孝穆公這樣,縱不問世事,世人心中亦有一席之地。”

“彆說孝穆公了,你家那位老爺子也不差。”楊素指了指李詢,“老爺子最近身體還好?”

李詢頷首,李穆作為李家之主,相比於一直東西南北奔波的徐陵,低調很多,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施加自己的影響力,不說彆的,這次從征河東的鞏漢軍,背後就有幾個大家族老爺子的身影,他們出麵號召,大小家族也都踴躍參與,帶動著整個民間百姓積極投軍,不然的話,關中剛剛平定也沒有多少年,百姓不見得就願意從軍征戰。

而且近年來,李穆的身體也不太好了,到底是已經古稀的老人,各種各樣的病層出不窮,能多活一天那都是上天眷顧,自然也不能要求太多,要不是現在醫療水平相比於前些年有顯著的進步,恐怕不知道哪個病就足夠要了老爺子的性命了。

前一段時間太醫院還專門派遣醫生去給老爺子看過病,得出的結論是,風燭殘年,多加珍惜。

曾經縱馬橫槍的大將軍,在年歲麵前,終究還是不堪一擊。

徐陵、李穆、韋孝寬以及吳明徹這些老一輩已經愈發的年長,自然也不可能總是和之前那樣在背後為年輕小輩們搖旗呐喊,相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次徐陵能夠出麵為裴矩擔任龍門書院山長的事說話,楊素和李詢這兩個北方文武官員的領軍人物就已經很感激了。

按理說,這些小輩的事情完全輪不到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再出麵。

陛下常說,大漢的天下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總是讓這些老爺子們出麵,楊素臉上也有些掛不住啊。

“報!”就在此時,一名傳令兵快步跑進來,“報,江南急報,孝穆公病危,恐不久於人世!”

“什麼?!”楊素和李詢相顧失色。

李詢奪過來那快馬急報看了一眼,默然遞給楊素。

楊素並沒有接過來,隻是鄭重的向著東南方,行了一禮。

孝穆公,的確值得敬佩。

希望他能夠痊愈。

————————————

建康府,徐陵府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