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909 字 10個月前

() 裴矩正想要說讓我稍微拖一會堂,結果就被同僚無情的打斷:

“山長,你可該下課了,不然的話我今天要講的還真不少,保不齊要拖堂,耽誤了孩子們吃飯,你可不能怪我。”

一起篳路藍縷開創了而今這一片小天地,這些學院先生們和裴矩這個山長之間也沒有外人,裴矩頷首,不拖堂不占課,自己作為山長應該以身作則。

他看了一眼這先生手裡的課本,好奇地問道:“小小年紀,能學的會《算學》麼?”

“這些很簡單的。”先生撫摸著自己的教材,感慨萬千,“我就常常後悔自己小的時候為何沒有這樣的機會。”

裴矩也知道這教《算學》的先生是禮部從一處商鋪挖來的,原來好像是記賬的夥計,沒什麼太大的本事,算數能力那是相當不錯,讓他來教算學,可要比裴矩他們來的強,論算數,裴矩也好,其餘的世家子弟們也罷,還真的不行。

一開始的時候還有幾個先生不服氣,覺得自己出身世家,從小受的都是私塾教育,私塾教育可是他們眼中的精英教育,培養的都是社會頂尖人才,怎麼會連小小的算數都不會呢?尤其是竟然要真的和這店鋪夥計為伍,未免丟人啊。

結果課本一翻,這幫人就蔫兒了。

他們詩詞歌賦那自然是樣樣精通,治國理政隻要有所磨礪也能夠勝任,但是這算學啊,以及書院在高年級開設的科學啊之類的,屬實是兩眼一摸瞎,即使是裴矩也是如此。

這些基本上都是近年發展起來的,裴矩身在北方,有的隻是聽到過名字,算學之中用到的一些典籍,比如《九章算術》之類的,甚至還曾經無聊的時候翻過,但根本沒往心裡去,有的就連概念聽都沒有聽說過,還是實地考察了長安書院之後才知道的,不知不覺得北方和南方在教育方麵上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

尤其是在開設的科目以及教授的內容上,南方也已經突破了金陵書院和成都書院剛開設時候的科目,當時李藎忱到底還是不敢跳出原本儒學的範疇,所有的教學也都是以君子六藝為依托,哪怕所教授的內容實際上已經遠不是君子六藝的範疇,至少在名義上還是如此。

但是現在已然不是如此,工業的快速發展,讓大漢社會內部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掌握有足夠工業生產技術的人才。

即使是金陵書院和成都書院出來的學生也不是所有都能夠為朝廷所用,李藎忱固然需要人才,卻也一直在嚴守對人才的錄用底線,如果你連科舉考試都沒有辦法通過,那真的很抱歉,大漢寧肯讓這個位置空缺著等待下一輪。

因此書院之中還有很多學生畢業之後需要麵臨就業的問題。

而現在各大工坊之中亦是供不應求,崗位都白白便宜了那些私立書院出來的學生。

這些公立書院自然也抓緊做出了調整,增開這方麵的課程,儘可能地更全麵培養學生。

裴矩看到的長安書院,也已經進行類似的調整和改革,這讓裴矩更加意識到雙方存在的巨大差距。

自己可不隻是平地起高樓,甚至還要填補之前北方教育拉下的空缺,那也是一個深淵啊。

不過有差距不假,不代表已經不能彌補,裴矩對此充滿信心也鬥誌十足。

遠離官場鬥爭,他才意識到,原來世界還如此之大,未知的領域還如此之多,之前的自己,實在是孤陋寡聞了。

“還有多餘的課本麼?”裴矩問道。

“有,咱們學生數量還不多,課本多的。”

“給我來一本,我也聽聽去。”裴矩笑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