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說應該是海軍要請示。”蕭世廉一邊把奏報遞上來,一邊說道,“海軍已經按照陛下的吩咐沿著海岸線向東北,現在尋找到了從山東直接跨海前往遼東的海路,並且發現了高句麗國的斥候,不過雙方並未發生衝突,但也足以表明高句麗已經知道了中原的動蕩變化,所以有所警惕。”
“這是在情理之中的。”
“現在海軍亦是不知,應該前往燕郡支援陸師和陸戰隊,還是應該儘快在遼東建立城塞以為落腳點,為之後進取遼東做準備。”蕭世廉看向李藎忱。
李藎忱頓時皺了皺眉。
的確這對於海軍來說也很難抉擇。
要是直接前來支援燕郡的話,海軍兵馬的加入,或許能夠為羅毅他們進攻範陽以配合鄴城的作戰爭取機會,但是也很可能幫不上什麼忙,畢竟海軍就算是來也就是不過萬人,並且多數都是輕步兵,還是那種連甲胄都沒有配備的輕步兵,獨孤永業如果死守不退的話,一座範陽就有可能擋住漢軍的步伐。
可要是海軍不來幽州,羅毅他們現在無力進攻範陽不說,一旦周人從鄴城向北突圍,很有可能還攔不住他們。
反過來說,大漢現在圖謀遼東,自然也需要先在遼東有一個落腳點,總不能東出碣石之後,依舊還依靠後方糧草補給。曆史上隋朝遠征高句驪就是犯了這個錯誤,糧食補給全部遠程運輸不啻於給後勤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很自然的就分散在了百姓的身上,進而導致了整個王朝的崩塌。
雖然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再有隋朝了,但是這種可能性太尉府在謀劃遼東攻略的時候就曾經考慮過,因此太尉府提議要先期在遼東建立足夠多的據點以轉運糧食、物資等等。不過現在到了具體實施的時候,令人糾結的問題就來了。
海軍想要立足遼東豈是那麼容易,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資,這些都需要從青州甚至南方轉運,畢竟現在鄴城之戰尚未結束,東路軍、幽州等地都需要青州的物資支援,能留給海軍的恐怕也剩不下多少。再加上入冬之後海麵結冰,運輸將會完全仰仗於陸路,更是艱難。
按理說這種事就不應該海軍再來負責了。
春秋天裡海軍能夠負責,冬天裡海麵結冰,難道還要運送物資麼?
“海軍此時申請想要在遼東建立據點,恐怕不隻是因為探查遼東、迫在眉睫吧?”李藎忱淡淡說道。
王昌的那點兒小九九,他又如何不清楚?
現在陸師幾乎都被阻擋在鄴城以南,即使是幽州的奮武軍也因為兵力劣勢隻能處於防守姿態,因此作為大漢未來重點攻略方向的遼東,這個時候實際上無人能夠涉足,陸師就算是再怎麼眼饞也不鞭長莫及,因此假如海軍能夠趁著現在的優勢搶先一步,之後在遼東戰略之中肯定也能獲得更多機會不說,還能夠從陸師那裡獲得更多讓步和好處。
陸師到時候想要前往遼東,就少不了海軍之前建立的這些據點的支持,甚至也少不了海軍搜集來的情報。就算是大家作為軍方的人,這些都應該互通有無,但是至少你陸師得賣給我海軍一個人情不是?這樣的話,下次分配資金的時候你還好意思跟我紅著脖子吵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