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伸手指了指晉陽城:“現在我軍已經通過水師轉運一部分兵馬前往城北,唯有在城南和城北同時向晉陽發起進攻,才能夠讓晉陽首尾難顧。但是城北我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很難進攻城池。”
說到這裡,淳於岑和李詢都不由得點頭。
他們多少也猜測到了楊素的意思。
晉陽城北有大道一路延伸到雁門關。
從晉陽到雁門關這一路上,敵人壁壘森嚴,軍寨林立,構成了層層防禦、互為犄角的防禦體係,可以說晉陽就是這個防禦體係的南端,也是糧草、器械雲集調配之處,而雁門關則是這個防禦體係的北端,主要就是為了防範從北方而來的敵人。這樣的防禦體係已經維持了數百年,實際上是為了應對北方草原上的敵人而打造的。
宇文純堅守晉陽,就是因為能夠和雁門關互成犄角,並且還有沿途眾多營寨作為屏障,才有足夠的信心。隻剩下晉陽一座孤城的話,宇文純想要守,彆人恐怕也沒有這個信心了。
“先下雁門,再攻晉陽,會不會舍近求遠?”李詢忍不住問道。
楊素看向他,搖頭說道:“若是能夠先下晉陽,某自然會如此選擇。可惜你看這晉陽城,城外已經挖掘縱橫壕溝,而南麵、北麵城牆皆包裹以青磚,顯然就是為了防範我們用火炮轟擊城牆。所以攻城並不可取,相比之下若是能夠先攻破雁門,再從四麵包圍晉陽,使晉陽城內再無突圍求生之可能,則敵不戰自潰矣。”
圍城之戰,一向講究的是圍三缺一,以讓城中守軍失去鬥誌。但是對上晉陽自然又不相同,現在的北周已經隻剩下鄴城、晉陽等地仍然還在苦苦支撐,對於守軍來說,士氣本來就很低迷,如果不是晉陽到雁門關一線尚且牢固,給了他們足夠的底氣,恐怕他們根本不會堅守晉陽。
一旦拿下雁門關,晉陽以北儘數落入漢軍手中,北周軍隊自然也就失去了最後的依靠,他們除了負隅頑抗、和漢軍魚死網破之外,剩下的唯一一條路自然就是投降。
“巡撫認為當務之急是派兵進攻雁門?”淳於岑好奇地問道。
楊素頷首:“佯攻晉陽,實攻雁門,接應雁門的奮武軍入關,屆時我軍在南,奮武軍在北,齊攻晉陽,晉陽可破矣。”
“那現在?”淳於岑不由得好奇的看著已經森然列陣的漢軍。
火炮昂首指向城牆,似乎隻要楊素一聲令下,就能夠直接把整個晉陽城都抹為平地。
但是淳於岑想說的是,那現在不就相當於虛張聲勢了?
“做樣子,也得有模有樣才是。”楊素忍不住笑了一聲,旋即說道,“率軍進攻雁門,兵不貴多而貴精,因此禁衛軍可有信心能夠勝任如此任務?”
淳於岑頓時來了鬥誌,本來禁衛軍的人數就不算多,硬生生拉過來攻城,淳於岑心裡當然是不太情願的,因此如果能夠找到如此不錯的任務來避免禁衛軍陷入攻城苦戰中,他自然高興。
淳於岑慨然領命離開,不過當他走下點將台的時候,隱約意識到了什麼,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眼台上,不過並沒有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