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權傾南北最新章節!
當然冀州世家也不傻,這個時候還留著田產就等於明擺著告訴人家地主家還有餘糧,朝廷這一次能夠放過你,下次有需要的時候保不齊還要對你下手。
因此冀州世家很果斷的變賣了田產,家族之中有才能的繼續讀書等待來年科考,學習能力差一點的直接就去經商。
這年頭,手中有錢、肚子裡有文化,才是真的有說話的底氣。
李藎忱看著報告上來的關於冀州世家的奏章,置之一笑。
此時的李藎忱正在白溝的龍舟上。
從鄴城前往洛陽,最簡單的辦法當然那還是向南抵達白溝之後換乘船隻一路直達孟津。現在鄴城外的河道依然隻有北側的漳水,而假如再過十年,從鄴城前往洛陽,就不需要這樣費勁的水陸聯運,一條運河就足以搞定。
再次經過白溝,看著窗外的青草依依,遠處的田野上甚至已經開始有人翻土——這一片曾經作為戰場,春耕自然是談不上了,時到今日,彆的地方也已經開始收獲,這裡耕作也來不及了,因此隻是翻翻土等待來年。
當然了,翻土等待來年的實際上隻是一部分重新回到這白溝南北兩岸家園的流民百姓,還有很多百姓眼見得今年的春耕趕不上了,未來一年還有可能要餓肚子,因此多湊家中所剩無幾的儲蓄,再加上當地政府的扶持,走上經商和開設工坊的道路。
多年之後,冀州商幫在大漢也是僅次於江南、巴蜀等地商賈的存在,而且格外的團結,究其根本,就在於他們能有今天也是因為當初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緣故。
而曾經李藎忱率軍渡過白溝的地方,此時已經改建成一個碼頭,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此處雲集,原本過河用的浮橋都已經被改造為可以直接升降的橋麵,以供上下遊船隻往來。
除了在碼頭一側有一塊巨大的石碑和墳塋以及朝廷刻意保留的一段壁壘在告知人們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殘酷的戰爭之外,其餘的一切戰鬥的痕跡都已經被從地表上抹去。
元樂尚和尉遲貞她們當初都是隨軍從這裡走過的,她們雖然沒有看到第一線廝殺的慘烈,但是那遍地的血跡還有散落的兵刃都曾經給她們帶來深刻的印象,而今再看,船桅如林,兩岸也已經出現了眾多屋舍,甚至遠處都出現了柵欄以表明這裡的確是一處碼頭、一處鎮子,而不是荒郊野外了。
這哪裡還有戰亂的痕跡?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李藎忱喃喃吟誦道,“亂世已經結束,顛沛流離的日子也結束了,百姓能夠各自歸家、各行其是,這曾經的戰場也已經生機勃勃了。”
元樂尚回味著李藎忱乾脆隨口說出的詩,忍不住感歎:“陛下言簡意賅,無華麗之辭藻卻能夠蘊含深刻的生命道理,臣妾佩服。”
旁邊的尉遲貞也已經磨墨,把李藎忱剛才那首詩寫下來:“這四句詩琅琅上口,臣妾聽了一遍都記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