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是朝廷的錢財大管家,當然也要肩負著全國各處經濟的發展。
西北長年以來都因為戰亂以及處於路網、貿易網等各種意義上的末梢,所以說一句發展的不溫不火似乎都覺得有點兒違心。身為西北巡撫的徐德言也清楚,出身軍旅的他,平衡民政和軍事或許是一把好手,但是論發展經濟,那的確讓人頭疼,所以也虛心請讓李藎忱派遣能臣前來攘助。
這個任務交給戶部尚書陳叔慎自然再合適不過。
這位陛下的小舅子成名甚早,主持戶部事宜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可是到底還是因為久在朝堂之上,缺了一些對下麵實際情況的了解,李藎忱也算是給他一次機會曆練一下。
不入紅塵,又焉知紅塵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所謂的發展經濟,不就是為了帶動紅塵之中的普羅大眾都能夠生活富裕起來麼?
陳叔慎一走,戶部的諸多事宜自然就落在了於德的肩膀上。
所以此時你們一群人已經開始構想未來如何把海量的錢投入到吐穀渾的發展建設之中,戶部焉能沒有意見?
於德輕輕咳嗽一聲,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而今朝廷財政同樣緊張,臣以為征服吐穀渾固然需要步步為營,卻也不好設下太多的城寨。尤其是大漢進入高原,亦是初來乍到,若是攤子鋪開的太大,恐怕難免會有疏漏之處。臣認為很有可能會有人屆時狐假虎威、欺壓百姓,反而毀壞我大漢聲名,當然也可能會有心懷不軌之徒,索性直接糾集其餘部落不惜與大漢正麵衝突,到時候各軍零散,恐怕難以相互照應。”
“愛卿言之有理。”李藎忱點了點頭。
攤子鋪開的太大,不見得就能幫助大漢占有吐穀渾,反而有可能為一些想要稱王稱霸的家夥送上一個機會。
李藎忱想要的是吐穀渾的土地和礦產,但是假如獲得這些需要漢軍去疲於奔命,那還不如不要。
朝廷的財政根本支撐不了漢軍常年在高原上往來征戰。
張須陀的臉色微微一變,咬牙看向於德。
於德沒有退縮,挺直腰杆。
縱然你是天子近臣,我現在手握道理,也不會怕了你。
你個將門叛徒!
張須陀腹誹一句,也不知道你哥於璽知道了會不會打你。
不過張須陀不得不承認,於德到底出身將門,一語中的,說中了軍方現在的難處。
雖然現在的大漢還沒有到四麵開戰的地步,南方還是相對比較安穩的,可是剛剛結束的北伐大戰,的確已經讓漢軍各部都亟待休整和補充兵員,這一次西北之戰的接踵而至,更是已經讓漢軍疲於奔命。
這個疲於奔命並不是說將士們有多勞累——畢竟西北之戰上陣的是當初留下的預備隊,大家反倒是鬥誌高昂著呢。
真正有問題的,是大漢的後勤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