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66 字 10個月前

中間層層審核,時間或許延長了,但是至少避免了平白冤枉誰。而且製定成規章製度、製定成律法,更是等於把這件事擺出來讓天下人評說,就算是收了彆人的好處,官員們也不敢在這上麵動手腳,不然到時候如何擋得住民怨紛紛?

李藎忱此時就站在內府後院的二層小樓上,這裡本來就是後宮妃嬪在內府支持工作的時候臨時休息的地方。

前方的喧鬨時不時傳來,告訴李藎忱,自己一手組建的這個部門正在高速運轉著,解決著社會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三教九流的閒雜事務,但是卻也是通過這種積極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態度,一點一點把大漢的百姓團結在朝廷的身邊。

內府的運轉,就是為了讓他們知道,朝廷並不隻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而是真的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和三兩好友飲酒作樂,又或者讀書、看病、旅行,千千總總,這背後都離不開內府維持秩序,也都離不開朝廷的努力。

讓百姓認識到朝廷的確為了維持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作了很大的努力,這就是內府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

李藎忱一向很現實,他不奢望著自己能夠通過仁政之類的就讓老百姓知道自己是個好皇帝,知道大漢的治國政策和曆朝曆代都有所不同。所以他必須要通過這種方法,讓所有人對自己大漢子民的身份產生歸屬感。

換而言之,李藎忱就是讓大漢的百姓走到某一處,看到有飄揚的赤色旗幟,看到有醫院和書院,就知道這裡是大漢的土地。自然而然,他們就會為自己大漢子民的身份而驕傲;自然而然,當有人想要去破壞這一切的時候,他們就會堅決反對。

領土意識、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培養出來的。

“啟稟娘娘,又是一次江南道觀和寺廟爭奪田產的案子,在吳郡。是地方先上報刑部,刑部又轉交內府的。”一名女官在樓下說話的聲音傳來。

李藎忱頓時來了興致。

內府所承擔的諸多責任之中,就有宗教這一塊。

大漢倒是沒有直接強迫宗教宣稱效忠於大漢,也保留了宗教自由傳教的權利,但是寺廟和道觀的田產,都已經被朝廷給收回去了大半。尤其是江南地區,晉室南渡之後,先占據上風的是以五鬥米教為代表的道教,自從梁武帝崇佛之後,佛教又壟斷江南的“信仰市場”,營造出來好一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景象。

李藎忱也走過江南不少州府,很清楚這四百八十寺,甚至可以說是往少了說的了。

這些宗教廟宇把持著大量的田產,這些不需要稅收的田產無疑直接影響著朝廷的收入。李藎忱就連世家都一股腦的收拾了,自然不會在乎這些寺廟。

這些寺廟最大的依憑,不過就是多年積攢下來的財富、和世家密切的關係以及眾多信徒罷了。

可是對上李藎忱,他們沒有什麼還手之力。財富本身有多少是沒用的,朝廷兵馬上前,就都是朝廷的了;而世家自身難保,哪裡願意為了寺廟開口求情?自己能夠活下來就算不錯的了;至於那些信徒,就更不用說了。

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務實的民族,所以什麼神仙鬼怪對於這個民族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彆,誰能保佑他們、誰能給他們帶來好處,那麼就信奉於誰,這也是為什麼各式各樣的廟宇在華夏曆史上都能找到,從各種神仙到各種曆史人物,應有儘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