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801 字 10個月前

現在他總算可以有機會順著這條大漢新的南北動脈,重返江南。

鴻溝運河是為了北伐戰事而開通,勾連大江和大河兩大水係,而大江和南方的珠江水係本來就通過靈渠溝通,因此可以說自大河以南,華夏已經通過一個張開的水網變成一個整體。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單純從字麵意義上理解,李藎忱也覺得這句話非常有意思。

河流或許是兩片陸地之間溝通的阻礙,但是卻是東與西、南和北,各個地域之間溝通交流的最佳媒介。

因此隻要不把自然看作洪水猛獸,而是努力去融入自然、利用自然,那麼一個文明自然就能夠發展進步,並且同自然共存。

他沒有管正在忙碌的秘書們,徑直走出船艙。

甲板上幾名文官本來正在交談著什麼,見到李藎忱,急忙行禮。

其中就有戶部尚書陳叔慎和刑部尚書沈君高。

李藎忱先憑欄向外遠眺,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此時為了給禦駕龍舟讓路,所以都收縮在兩側碼頭和港汊中,縱然大多數帆都收了起來,但是放眼望去依舊是桅檣不絕。換做平時,幾乎難以想象會是怎麼樣的場景。

這條運河在誕生之後就被稱讚為大漢的命脈,絕非空言!

而運河兩岸,風景更是令人陶醉。

一望無垠的原野,雖然時值冬季,看上去一片荒蕪,但是可以想象等到來年春天,又會是怎樣的一番萬裡青蔥。

兩岸時不時出現的城鎮和村寨,一個規模賽過一個,不少百姓都在河邊翹首看著駛過的龍舟船隊,當禦駕龍舟開過的時候,一片又一片的人齊齊拜倒在地,表示他們對大漢皇帝、對那個帶來這一切的人的最高的敬意。

原本李藎忱還曾經有些慚愧的問群臣,這樣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兒。這種涉及到禮法的事,按理說是禮部的工作,但是李藎忱最終還是決定聽取群臣的意見。

畢竟江總那家夥······完全就是個莫得感情的陛下專用工具人,怕是李藎忱剛開口問是不是不妥,這家夥就把人都直接驅散了。

其實李藎忱隻是覺得自己走到哪裡,老百姓就要跪拜一片,沒有必要。

不過最後還是此時就站在陛下身邊的刑部尚書沈君高說道:“百姓跪接聖駕,是發自心底的仰慕之情,也合乎君臣禮法。陛下之功高,天下皆知,當受得起天下百姓這一拜。”

李藎忱自然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不然太矯情。

此時他就默默看著那些繁華的街市,看著那黑壓壓的人群,也看著奔流不息的運河。

這或許,就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感覺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