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權傾南北最新章節!
在大漢百姓們的心中,皇帝陛下有很多的形象。
陛下以武開國,自從起兵巴蜀之後,戰北周、戰西北、入江南、下南洋、北伐,再到現在的暴打吐穀渾、震懾四方,可以說嘴上一直喊著“天下太平”口號的皇帝陛下,實際上一直在用拳頭“以理服人”,大漢今日的疆域,都是陛下帶著大漢子弟用鮮血和犧牲打下來的。
所以陛下出現最多的就是軍神一樣的形象。尤其是陛下還喜歡禦駕親征,更是讓這種形象深入人心。而實際上跟在陛下身邊的人都很清楚,這位皇帝陛下雖然是個指揮打仗的好手,但是實際上在大漢的將領們都成長起來並且可以獨當一麵之後,便幾乎很少插手戰事的直接指揮,每一次禦駕親征,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吉祥物的身份。
嗯,可能古往今來,這種主動當吉祥物的皇帝也不多。
除此之外,陛下在百姓們心中的形象,可能更多的是銳意進取,說好聽點是這樣,在一些人的口中,則是離經叛道。
畢竟他所做的這些,幾乎和曆朝曆代格格不入。
找不到參考,大家也不好直接說他做的不對,尤其是現在他做的這些正逐漸的為大家帶來肉眼都能看到的好處,因此說不對都有點兒底氣不足了,因此“離經叛道”也變成了那些對朝廷不滿的人最後的一點兒說辭。
這樣的說辭顯然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的。
當今陛下,離的是什麼經?叛的是什麼道?其實大家也都說不清楚,頂多也就還是牽強附會,說一說他不遵守祖宗禮法之類的。
可是李藎忱除了做事隨意了一些之外,的確沒有什麼大毛病在。
尤其是還有同行襯托。
誰說陛下離經叛道的?陛下不介意請他們去拜訪一下宇文贇和陳叔寶,讓你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離經叛道。而且南北朝這麼多朝代,離經叛道的君主多了去了,陛下這種,根本排不上好。
正是因為這些正麵和負麵的說法交錯,才讓李藎忱的形象變得有些複雜。他是一些人口中戰無不勝的戰神,他是一些人口中積極進取的明君,他是一些人口中總有新奇思路的神仙——這些人基本都是工部或者商部的,陛下隨口一言就經常讓他們驚為天人,他還是一些人口中的胡作非為,是一些人口中的窮兵黷武······
說法不同,形象不同,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漢的陛下到底是怎樣的一位皇帝了,隻能說至少從他現在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雖然喜好對外征戰,喜好一些新奇的東西,但是至少當得起“明君”這個讚美,不然的話百姓們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山呼“萬歲”。
當今日真正見到李藎忱,見到那個含笑和大家打招呼的身影時候,百姓們心中所塑造的種種陛下的形象幾乎轟然倒塌。
這個看上去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不是很英俊吧,但是一雙劍眉自帶著三分殺氣,可是臉上的笑容又是那麼的和藹可親,沒有一點兒嚴肅,不端任何架子,與其說這是君上,不如說是哪個鄰家大哥哥。
招招手,就像是在招呼自己的兄弟姊妹們。
在形象短暫的崩塌之後,百姓們心中對陛下的好感幾乎是很快就溢了出來。
如此和善親民的皇帝陛下,怎麼可能是有些小人嘴中所說、所猜忌的那樣!
古往今來,帝王,甚至是皇室宗親,都在努力維持自己的權威,能耍威風的地方絕對要耍威風,走南闖北的商賈們是見過皇家陣仗的,甚至不隻是見過一國之陣仗。
低垂的簾幕,華麗的馬車,前呼後擁,惡仆開路。
這才是皇室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