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於沈婺華來說,慈善堂,尤其是眼前這個鐘離慈善堂,顯然有著額外的重要意義。
她突兀的有些緊張。
背後的陳宣華撅了撅嘴,卻還是微微放慢腳步。
看著眼前的一對身影,有一種神仙眷侶,自己不能去破壞氣氛的感覺。
旋即陳宣華摸了摸自己的頭頂,按照陛下平時開玩笑的話,總感覺自己頭上······綠綠的?
攜手進門,兩人便看到一個個身著漢家衣冠、挺胸抬頭的孩子們,在先生們的帶領下,齊齊拱手向前一推,同時躬身九十度行禮。
雖不是跪拜,但是也是不折不扣的大禮。
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如果說朝夕相處的這些先生們既是老師又是父母,那麼眼前的這一對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天和地,是讓他們能夠活下來並且學習知識、讓人生完全步入正軌的神仙。
李藎忱抬手。
孩子們平身,一個個看著李藎忱和沈婺華,笑得很開心。
顯然他們之中大多數的年紀還太小,並不清楚為什麼要行禮,對方又是什麼人,隻是覺得這一對大哥哥大姐姐看上去和藹可親。
笑,似乎是孩子的天賦,總是在無意中流出。
看著這些孩子的笑,李藎忱心中也是一陣心潮澎湃。
建設慈善堂的目的,很多人都能夠解讀到陛下想要避免隱患這一點上。
而李藎忱很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是帶動整個社會的風氣積極向上、與人為善。
連被遺棄的孤兒朝廷都不會放棄,甚至還能帶著他們成才。那麼其餘雙親聚在的人,還有什麼好不努力的?而朝廷甚至就連這些邊邊角角都能夠關懷到,那還有什麼不值得信任的?
而且就連孤兒們都能夠綻放出最燦爛的笑容,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還擔心人生路上有什麼艱難險阻不能克服?
看看身邊的沈婺華,再看看那些隨駕的內府官員,在這笑容的影響下,似乎一個個心情都出奇的好。
這些孩子們傳遞出的,是最純真也最能牽動人心的善意。
李藎忱先對著先生們含笑誇獎幾句。
先生們忙不迭的表示陛下謬讚了。
李藎忱自己心裡清楚,他們當得起自己的誇獎。
自己所提出的無數的想法,終歸隻是想法、隻是理論。
就是這些人,把這一切變成現實。
空談,終究隻是提供一個理論指導。
他們,才是真正實踐的人。
慈善堂的山長冒昧的請沈婺華題字,沈婺華不由得瞥了一眼李藎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