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想到李藎忱那樣的深度,但是在不同位置上的人也能夠針對自己所麵臨的挑戰有自己的想法。
很快,一對對目光又彙聚在陛下的身上。
陛下到底是陛下,隨手寫下的一句詩,竟然如此發人深省!
這些目光看的李藎忱的臉皮都有些發燙,饒是他已經覺得自己的臉皮很厚了。
隻能在心中默默的說一句:朱老哥,在這千年之前,教化百姓、傳達你的思想,你應該不會怪我的。
接著,李藎忱將筆遞給沈婺華,意思自然很明顯,讓沈婺華也題字。沈婺華含笑接過來,兩幅題字,自然足以表明陛下對慈善堂的重視程度。
至少現在內府其餘部門好像還沒有過類似的待遇。
沈婺華提筆寫下“山隨平野儘,江入大荒流”。
眾人頓時有些詫異,而沈婺華解釋一句:“本宮借用陛下之詩,希望諸位能放寬眼界與胸懷,當知群山之外、天地廣遠,當知江河奔湧、日夜不息。”
大家紛紛叫好。
原本隻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寫景詩,但是經過沈婺華這麼一說,似乎還真的蘊含著這樣的精神在其中。
克服群山的艱難險阻,就能夠看到平野。而在這個潮流滾動向前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和江河一樣,最終流入這滾滾潮流之中,彙聚所有人的思想和力量,形成更加強大且無可抵擋的浪潮!
李藎忱頓時佯裝不悅:“你們這些人啊,知道誰是頂頭上司,結果就專門奉承頂頭上司!”
大家一時訥訥,剛剛陛下所寫的,直截了當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家都不由自主的開始結合自己的現狀,陷入沉思。
結果等到大家回過神來,想要奉承幾句的時候,陛下已經把筆交給沈婺華了,自然沒有給大家這個機會······
沈婺華輕笑一聲,主動握了握李藎忱的手:“大家誇讚的是臣妾的想法,又何嘗不是在誇讚陛下的詩。當年陛下一介布衣,就已經有這樣的胸懷和眼光,君臨天下,亦是必然的!”
李藎忱亦是一笑:“好啦,朕開個玩笑,時候也不早了,走吧!”
都快被嚇得跪倒在地的先生們,急忙躬身,同時在心中忍不住吐槽:大哥,您好歹也是一國之君,開個玩笑能不能不要開這麼大的?
我們真的有點兒擔心自己的腦袋。
李藎忱的心思顯然並不在這上麵。
“山隨平野儘,江入大荒流”,這是李藎忱初到建康府,在石頭山詩會上寫下的詩,以清麗豪邁之姿態一舉擊破詩會上的哀怨靡靡之音,贏得了徐陵、沈君高等人的賞識以及樂昌公主的垂青。
往事種種,並非過眼雲煙。
李藎忱愈發的想要前往建康府了。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
呂梁山。
————————————————
船行淮水。
尉遲貞抱著奏章推門而入,雖然有女官和宮女幫襯,但是重要的奏章,小秘書一直堅持自己來負責。
這或許隻是一個態度,但是尉遲貞並不想讓陛下失望,所以態度一定要有的。
後宮姊妹們各自都有事情要做,自己這個小秘書,看上去已經是最清閒的活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