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權傾南北最新章節!
在一名真正的醫生心中,人不分高低貴賤,萬民生靈皆是命。
現在既然已經可以治得好病,那麼自然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得起病。
孫思邈提出這個觀點,在李藎忱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現在大漢的醫院和藥房,收費實際上也不是非常高。
醫院和藥房當初還在內府單獨管理下的時候,費用就很低,內府為了維持這兩個部門,甚至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也給內府帶來了很大的財政壓力。
這些壓力自然而然落在尉遲熾繁這個財務大總管的肩膀上,所以尉遲熾繁在宮中姊妹之間的地位一直有隱隱位於並肩的蕭湘之上的架勢。
就是因為姊妹們都清楚,她承擔的任務最重,當然能讓一下的就要讓一下。
外廷意欲接管醫院和藥房,實際上也有緩解內府財政壓力的意圖在,這些部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廷既不願意內府在這些方麵大權獨攬,也不願意看到內府因為財政支撐不下去而玩砸了。
而內府顯然也知道憑借自己的力量應該很難繼續壓低藥房和醫院看病抓藥的費用,因此對於外廷的介入並不介意,不然以外廷和內府之間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卻又隱隱對抗的關係,就算是有李藎忱居中,雙方也不太可能這麼快便可以就藥房和醫院的管理達成分工合作的共識。
隨著戶部資金的進入,百姓看病抓藥的耗費自然再一次降低。
不過終歸還是要錢的。
在內府掌管期間,已經不算很高的費用,實際上也已經讓普通百姓很難承受。
李藎忱很清楚,這並不是因為內府謊報價格——自家這幫女人,一個賽一個的菩薩心腸,內府資金緊張的時候,自皇後以降,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首飾拿出來,先應付過去財政危機——而是因為三百年的亂世,讓這個時代的百姓太窮了、太苦了。
三百年亂世,民間的財富本來就沒有辦法和盛世相比,甚至可能連零頭都算不上,可是偏偏就是這些零頭,也多數都彙聚在世家的手中,平民百姓能夠吃的上飯、能夠在兵荒馬亂之中保全性命,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百姓真正富裕起來、大漢真的想要向前發展並且藏富於民,世家便是最大的阻礙。
李藎忱踢開這塊石頭,乾淨利落。
但是朝廷也不可能把世家的真金白銀全部都分發下去,國庫也天天空的可以跑馬啊。
分給百姓的,終究是世家的生活器具,是大片的田地。
這些東西,可以通過人的努力去誕生財富,但是本身並不能直接轉變為財富。
因此民間想要富裕起來,還需要一些時間。
這絕不是一兩年就能實現的。
大漢立國五年,江南才開始隱隱有這樣的勢頭,百姓一個個才開始消去臉上的饑寒菜色,北方還得更久。
在這樣的民間普遍收入過低的情況下,彆說是論銀子的醫院手術費用了,單單是藥房抓藥象征性收取的幾文錢,很多百姓都不舍得拿出來,能夠扛一扛就扛一扛了。
真正能夠看得起病的,依舊是社會的中上層,也就是曾經的貴族還有新興的階層。
朝廷終究不可能把曾經雄踞一方的世家一下子打回原形,變成平頭老百姓,他們還是保留了一定積蓄的,隻要善於投資之類的,很快又能夠賺回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