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精明的世家子弟,現在已經搖身一變,變成商鋪掌櫃的或是工坊主人,依舊是社會的中層。
而那些種地的老百姓,還是一般無二的窮苦。
孫思邈提出的這個設想,很大膽,因為這意味著朝廷將要承擔更大的財政壓力。
但是這個設想似乎也很必要,不然的話長期以來,能夠看得起病的依舊是社會的中上層,不得不麵臨病痛和死亡的依舊是社會的底層,那底層的百姓憑什麼就會接受這個現狀?
原本,他們的命運都被拿捏在世家的手中,他們從出生開始,作為世家的佃戶,實際上就已經是這個家族的奴仆了。
而現在,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有了自己的田地,憑什麼還是沒有辦法和曾經的世家子弟享受相同的待遇呢?
就因為世家終歸還有一點兒資本?
過往的不平等,他們沒有辦法反抗,因為他們世世代代、他們的一切,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世家讓你生則生,讓你死則死,沒有任何人會過問。
可是現在他們名義上應該是平等了,可是還是有不平等存在,憑什麼?
那必然就會有非議,必然就會有抗爭!
李藎忱的錯愕和沉默,是因為刹那間,他就已經想到了這個很有可能極其不妙、偏偏不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華夏百姓是老實憨厚的,但是當這種老實憨厚被擠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逆來順受就會變成滾滾大潮,推倒一切!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懷疑這個民族在骨子裡的抗爭精神。
“但是這樣意味著朝廷的財政會更加吃緊。”李藎忱緩緩說道。
孫思邈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
“朝廷其實不需要在這方麵投入太多的。實際上百姓們隻要每年繳納一文錢或者幾文錢,然後在需要看病的時候,把這些錢用掉,然後朝廷也跟著補貼一定的錢財就好了,這個補貼完全可以限製在兩三成之內。”
李藎忱眉毛一挑,直勾勾盯著孫思邈。
不隻是醫保,還有點兒社保、養老金的味道在了。
寧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穿越來的老鄉?
孫思邈隻覺得陛下以為自己這個想法過於驚世駭俗,一時間訥訥不知道該說什麼,隻能微微低頭,不和陛下鋒銳的目光對視。
看來不是了,李藎忱自失的一笑。要是老鄉的話,此時恐怕大家就要“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了。
不過孫思邈能夠想到這些,也足夠李藎忱震驚的。
“愛卿所言極是。”李藎忱緩緩說道,“這不失為良策。”
他又看向陳宣華,陳宣華同樣神色凝重:“隻是不知道操作起來會不會有麻煩。”
“不管有沒有麻煩,朕以為都有必要試一試。”李藎忱徑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