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李淑英,還是那個攝影師,還是那個助理。
“你好,立文,又見麵了。”
“李姐,好久不見。”
李淑英看著對麵你的少年,又一次搖了搖頭笑著說:“我還記得我們上次見麵,我就是這樣感歎你的年輕。沒想到僅僅是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就要感歎你的成績了。恭喜你,立文,兩部小說都掀起了熱潮。”
李立文笑著回應道:“謝謝!”
“我們這次來,是想和你聊一聊你的新書《人間失格》。”
李淑英上身微微前傾,目光注視著李立文問道:“關於這本書,我們都知道你是為了緬懷你的朋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本書,有點過於極端和黑暗了。”
李立文點點頭說:“想過。”
李淑英詫異的問道:“既然想過,那為什麼要這麼樣寫?難道你就不會考慮會引發的社會問題嗎?”
李立文認真地回答道:“倘若一個社會僅僅因為一本書就引發社會問題,那麼這無疑暴露出這個社會是極其不正常的。”
“當然與其說是以社會不正常,不如說是社會上的某些人病了。”
“所以,我並不認為我的書是造成這些事件的直接原因。”
李淑英繼續追問道:“可是,《人間失格》確實是引發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李立文反問道:“李記者,請問您讀這本書了嗎?”
“我反複看了不下於五遍。再來做這個專訪前,我又讀了一遍。”
李立文點了點頭,語速非常的快的說道:“那麼,您應該明白,這本書並不是在宣揚消極或者負麵的思想,而是在揭示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殘酷。”
“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脆弱,讓我們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困境和掙紮。”
“而且,我想說的是,書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關鍵是如何去解讀和應用。”
“同樣的一本書,有人可以看到其中的希望和勇氣,有人卻隻能看到絕望和沉淪。”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一本書就是造成社會問題的原因。”
“而且自始至終,我寫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揭開抑鬱症那層帶血的神秘麵紗,將其真實麵目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李淑英點點了頭說道:“由於這本書的影響,我確實對抑鬱症進行了深入了解,其中的數據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李立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肯定道:“這就是《人間失格》這本書存在的意義。”
李淑英接著問:“4月10日,在你的微博中你提到了你的朋友是受到原生家庭和校園霸淩的影響,關於原生家庭和校園霸淩你是怎麼看待的?”
李立文輕輕搖了搖頭,他坦言道:“我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學生,既非社會學專家也非心理學專家,恐怕不能給你提供一個滿意的答案。”
“那就從你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兩件事吧。”
李立文沉吟片刻,然後回答道:“其實我認為的校園霸淩,並不隻是肢體霸淩,它還包括精神霸淩。”
“肢體霸淩很好理解,就是毆打、掌摑、虐待。”
“而精神霸淩則是惡意中傷、侮辱誹謗、造謠誣陷、流言蜚語等;還有就是通過散播謠言、拉幫結派使被霸淩者遭受團體孤立和排擠。”
“這些霸淩往往具有重複性、長期性的特點,受害者通常會成為霸淩行為的重複受害者。”
“要知道,根據調查顯示全球學生中,平均每3個學生就有1個遭遇過校園欺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