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飛飛是人大哲學係的學生,雖然不是李立文的書迷,但卻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在聽說李立文的新書涉及到哲學類的問題比較多,褚飛飛瞬間來了興趣。
11月20日,是《局外人》正式發售的日子,褚飛飛一大早就來到書店門口。
來買書的人不是很多,可能是因為李立文提前說過,這本書的故事性比較弱,哲學性比較強。
但是凡是今天來排隊買書的,要麼是真的對這本書感興趣,要麼就是李立文忠實的書迷。
就比如說他身後的這兩個小姑娘,從一來到,兩個小姑娘就嘰嘰喳喳,熱情的討論著李立文之前的幾本書,她倆從《小王子》聊到《傲慢與偏見》,從《福爾摩斯》聊到《哈利波特》。
褚飛飛無奈的笑了笑,然後掏出耳機,戴上。
沒過多久,書店大門打開了,褚飛飛隨著排隊的人群走進書店中,買了一本《局外人》,隨後找了一家咖啡店,點上一杯咖啡,準備開始看書。
褚飛飛拆開書的包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麵上一位身著簡單衣衫的男子,他的麵容被一頂低垂的帽子遮擋。孤零零的站在空曠的街道中央。
四周,是斑駁的牆壁和緊閉的門窗,每一扇窗後都像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與男子那仿佛置身事外的姿態形成鮮明對比。
遠處,一抹夕陽的餘暉試圖穿透雲層,卻隻能在天邊勾勒出一抹淡淡的金邊,為這冰冷的畫麵添上一抹不易察覺的溫暖。然而,這份溫暖似乎與封麵上的男子無關,他依舊靜靜地站在那裡,仿佛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局外人,冷眼旁觀著周遭的一切。
書名《局外人》以簡潔而有力的字體,橫亙在封麵的頂部,每一個字都像是鋒利的刀刃,切割著空氣,直擊人心。
整個封麵,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和深沉的色調,讓褚飛飛在看到後的第一眼,就感受到了孤獨、疏離,同時也感受到了那份直擊靈魂的震撼與共鳴。
褚飛飛翻開書,當他看到這本書的第一句話時,他又震驚了。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
在目前的文學史上,從來沒有一本書能像《局外人》一樣,塑造出一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的“局外人”主人公形象,也從來沒有一本書能像《局外人》一樣,將存在主義思想,描繪的淋漓儘致。
李立文之前的幾本書,就已經引起了哲學界的關注,而這次《局外人》的發售,立馬在整個哲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特彆是信奉存在主義思想的那幫人。
人大哲學係教授計國楨教授稱:這本書是近幾年最出色的一本書,是一部經典之作,是一部理性之書。
11月27日標誌著《局外人》發售整整一周,其全球銷量已經激增至340萬冊,其中國內市場貢獻了150萬冊。儘管銷量數字並非驚人,但圍繞這本書所引發的討論卻異常熱烈。
“道德判你死刑,哲學證你無罪。”
“對於世界,我永遠是個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語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們交換的隻是一點輕蔑,如同相逢在鏡子中。”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藏身,隻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讀完《局外人》後,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句: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可惜我們的社會是個大劇場,而這便是默爾索的悲劇所在。”
“我之所以覺得這本書中所描寫的沒什麼特彆,隻因現實生活中我也像是這世界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