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明天看,晚上有點事,沒寫完!還差3000字!)
2021年3月10日,《殺死一隻知更鳥》在全世界開始發售。
一開始,人們還不是很理解在新書發布會上,小撒的那句“讓全世界重新認識李立文”這句話的意思,以為這本書和李立文之前的書一樣,應該會很好看,應該會很經典,應該會很有內涵。
但是,人們萬萬沒有想到,這本書會如此的特殊。
因為這本書,講的是所有米國人最敏感的話題。
特彆是2020年,剛剛發生的那件事!
《殺死一隻知更鳥》出版,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米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而他的名字,也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那麼,李立文的《殺死一隻知更鳥》酒精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在書的一開始,劇情主要聚焦於小鎮上的怪人布·拉德利。自十幾歲犯下錯誤後,他被父親禁錮在家中,從此再無人目睹他踏出家門。圍繞他的種種傳說在鎮上流傳,使他逐漸被描繪成一個怪物。
這些故事激起了六歲華人女孩齊莎莎及其哥哥的好奇心,他們與遠道而來的朋友迪爾一同踏上了一場“探險”之旅。
故事的第二部分則講述了非裔湯姆的悲劇。
作為一名普通非裔,他被鎮上的白人女孩誣告強奸,法官指派齊莎莎的父親齊弘擔任他的辯護律師,齊弘也因接受這一辯護而遭受了來自社區的種種非議。
儘管審判最終揭示了白人女孩的謊言,證明了湯姆的清白,但由白人組成的陪審團仍舊裁定湯姆有罪。
在齊弘準備上訴的期間,湯姆試圖越獄卻不幸被槍殺身亡。
李立文的這本書從一名兒童視角中看當下米國的曆史遺留問題,對人性,歧視和有色人種不公平待遇做了深刻的探討。
從白人雇主與非裔保姆的階層矛盾,到“下等”白人家庭與非裔勞動者的種族矛盾,從對貧窮群體的歧視,到對女性群體的歧視,從對對“邊緣群體”的歧視到對“異類”的排斥,這本書以細膩的筆觸揭示了社會深層的問題。
這是自1964年米國人權法案頒布後,第一次有人在公開場合下討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