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文頓了頓然後說到:“其實這本書的構思在G倫比亞準備《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時就有了。當時為了《霍亂》這本書,積累了不少的素材,然後一股腦地投入到新書的創作中。”
“這本書主要的核心是關於家族命運的輪回與個體的抗爭,探討了孤獨的本質和人類情感的複雜性。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揭示曆史與現實的交織,以此來表達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劉芸的眼睛眨巴眨巴了兩下:“聽上去,又是一本嚴肅文學的小說。”
“確實。”
李立文點了點頭。
“嗯……采訪的最後,我們挑選了幾個網友比較關心的問題,希望您能回答一下。”
“你說。”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三體3》的,微博名叫取不了一個的網友問您,《三體3》什麼時候能夠發售。”
“哈哈哈,三體三我還沒寫呢。”李立文笑著撓了撓頭:“按照我的計劃,1月中動筆,3月中寫完,大概4月末就能發售了。”
“好的。那麼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哈哈,這是一個《哈利波特》的書迷,微博名叫星輝明月的網友問您,看完《哈利波特》四以後,心裡麵突然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在後麵幾部,您不會發刀子吧。”
“……額。”
李立文愣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說道:“這個問題有點複雜。作為作者,我確實會在情節上有所安排,但絕不會為了發刀而發刀。我會儘力平衡故事的張力和情感的表達,儘量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故事的深度,又能保持對角色的喜愛和期待。”
“當然,我也理解讀者的擔憂,畢竟情感投入很深。我會儘量在情節推進中,給予角色們應有的成長和結局,力求讓故事既震撼人心,又不失溫情。”
“第三個問題,是來自某乎,名為卡米亞賽高的網友,他說道,文哥,我是你的書迷,特彆喜歡你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想知道在創作過程中,你是如何平衡現實與虛構的?”
“咦,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李立文眼中一亮,沉思片刻後回答:“在創作中,我會深入挖掘現實生活的細節,將其融入虛構的故事框架。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真實的情感體驗,力求讓虛構人物顯得立體而真實。同時,我也會設定合理的虛構邊界,確保故事邏輯自洽,既不脫離現實,又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確實,平衡這兩者需要極高的技巧。”劉芸若有所思地點頭,“那麼,您在寫作時是否會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
“當然會。無論是我最初的《人間失格》和《活著》,還是後來的《帶上她的眼睛》,《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都受到了現實生活的深刻影響。”
李立文說道:“如果一名作家,脫離了現實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要麼在無病呻吟,要麼在空中樓閣裡虛構,缺乏真實感和深度。”
“所以說。脫離了現實和生活的作家,是永遠都無法創作出好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