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這個恒星係之中停泊時間已經達到了百年的緣故,為了確保安全,不被外來勢力追蹤,執政委員隻能下達命令,準備起航。
於是,堪稱瘋狂的科研不得不告一段落。科學家們戀戀不舍的封存了自己的實驗基地,工作在星係星球之上的人們也離開了自己奮鬥了幾十年時間的工廠,再度回到了居住飛船之中。
與工業和科研方麵的撤離不同,旅遊方麵,伴隨著艦隊即將起航反而迎來了一個高峰期。
就算是往日不怎麼出門的人們,此刻也會選擇乘坐飛船,到這個恒星係之中轉一轉,穿著宇航服在那死寂荒涼的星球之上走一走,領略一下這個星係的自然美景。
畢竟一旦起航,那就是至少百年時間無法看到任何一顆星球了。
幸好這個星係之中的自然景觀還算是不錯。不僅有高聳的山峰和幽深的峽穀,有一顆星球甚至還有覆蓋了全球95%以上麵積的巨大液態海洋。
且因為環境因素,這個海洋之上經常會有高度達到了千米量級的超級巨浪,蔚為壯觀,一時間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們前來觀光旅遊。
超光速航行技術,其關鍵要點在於通過物質影響空間。四級文明階段,這一影響通過重力來實現。
如此猛烈的能量釋放,除了誇克聚變,還能是什麼?
除誇克聚變之外,任何人類已知的反應都不可能釋放出這麼龐大的能量!
原子彈不行,氫彈不行,誇克裂變彈也不行!
隻有誇克聚變!
是以,這一切雖然龐大,牽涉人員和設備眾多,一切卻全都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不可控的誇克聚變掌握了,可控的誇克聚變還會遠麼?
完成了這一次試驗之後,人們並未放棄嘗試新的實現方案。最終,統合了多個方案的優點,去除缺點,人們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因為這已經涉及到了空間與物質之間的交互,必須要引入暗力理論才可以做到,需要通過一些暗力子與物質粒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才能實現。
處在太空之中,通過遠程技術觀察著這裡的科學家們同時間站起,臉上滿是激動。
一團蘑菇雲則從試驗場地冉冉升起,在太空之中都清晰可見。
在這之後,誇克裂變技術又可以上場,可以再度將重元素裂變為輕元素。
如此配合,反複執行裂變與聚變,最終便可以實現真真正正的,百分之百將物質轉化為能量!
龐大的艦隊,總計一百多萬艘大型飛船開始向著星係之外起航。在脫離了引力場覆蓋範圍後,伴隨著一陣光影變幻,超光速航行再度開啟。
這處實驗基地的研究目標,是誇克聚變。
此刻第二種方案立刻上馬。
最主要的一點在於,單純依靠足夠高的能級,缺乏了暗力理論方麵的應用,能級再高,誇克間的聚變都不會發生。
為此,韓陽感覺到了一股幸福的煩惱。
接下來是第二個,是研究新型通訊方式的。
短短一年時間之內,第一個試驗場地便已經準備好。
這一次所進行的研究,是有關新型飛船外殼材料的。
但極為簡單的原理背後,卻存在著數不清的技術和工程上的難題。
此刻,經過了長達十年的建設,實驗基地終於完成,第一次實驗開始。
但此刻,誇克聚變的效率是40%!再度在誇克裂變的基礎之上,提升了三倍之多。
這也從側麵證明了己方文明的科技程度在突飛猛進。放在平時,就算敞開了供應,甚至給科研團隊下達指標,都不可能有這麼多實驗需求冒出來。
接下來就是不斷深入研究,並且不斷調整、不斷修改了。
誇克聚變是一種全新的能源獲取方式。據估算,誇克聚變的質能轉換效率,甚至可以高達40%!
這個時候,誇克聚變技術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可以將輕元素再一次聚變成較重的元素,並在這一過程之中,實現高達40%的質能轉化。
不過沒關係,在之前百年時間的理論性研究之中,科學家們已經猜測了上百種實現方式,一種不行再換一種就是。
整個恒星係之中已經空無一人。所有人類文明留下的設施與建築也全部摧毀,儘可能的消除了泄露自身秘密的可能性。
第一個文明重點關注研究項目所需要的試驗場地,因為過於大型的緣故,在停泊之後第十年才完成。
誇克聚變彈可以歸類為不可控的誇克聚變,距離工業應用還遠。但……
早在到達這個恒星係之前,有關該恒星係的一切早就被探索了個清清楚楚。建設計劃也早已擬好,此刻不過是按部就班而已。
這個時期,也由執政委員會親自發布命令,所有個人出行需求等全部禁止,整個文明的所有運力,全都要投入到對於科研和工程人員,以及各種設備和物資的運輸上麵。
韓陽心中感覺到了一股由衷的喜悅。
甚至於,如此之高的轉換效率還並不是誇克聚變的最重要意義。
從廣義上來說,這一場發生在實驗室之中的爆炸,也可以歸類為是一顆誇克聚變炸彈。
就算如此,此刻要滿足這2000餘萬個實驗設備需求也不太現實。沒奈何,執政委員會隻能決定,為其劃分優先級。較為重要的實驗需求優先滿足,後麵的就隻能慢慢排隊,等
待下一次停靠星係之時再去進行了。
它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可以和誇克裂變聯合起來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