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天命所歸(1 / 2)

盛庸陣前,堅實的戰盾一字排開,層層疊疊,刀槍不入,令人頗為頭疼。

朱棣提前備好了木鑽,上麵有帶逆鉤的鐵釘,可勾動盾牌。

一聲令下,燕軍將士齊齊將木鑽拋出,共同發力,戰盾相互牽動,被勾連而起,盛庸所部失去盾牌的保護,暴露於燕軍鐵騎之下。

隨後,燕軍萬箭齊發。

箭矢如雨,密集落下,失去戰盾保護,盛庸左掖將士連連後退,陣形混亂,尚未來得及發射火器,燕兵便已凶猛撲來,混戰在一起。

譚淵見敵陣躁動,立即揚鞭策馬,向前猛衝,他力大無窮,能拉開兩石強弓。

眼見譚淵於陣中激蕩,攻勢淩厲,銳不可擋,盛庸麾下猛將莊得,拍馬向前,迎上去,與之拚死力戰。

激戰之中,譚淵坐騎馬失前蹄,跌落倒地,莊得舉刀猛砍,譚淵躲閃不及,當場死於刀下。

朱棣再次損失一名大將。

眼見對方士氣大振,朱棣深知強攻難勝,頓時心生一計,率朱能、張武等精銳騎兵迅速繞道敵人背後,在夜色的掩護下,發起猛攻,前後夾擊。

莊得交戰正酣,不知燕兵從後方突襲,身受重傷陣亡。

譚淵戰死,朱棣心疼不已,怒不可遏,親自帶領十餘騎窮追猛打,不知不覺,夜幕低垂,伸手不見五指,隻得就地宿於野外。

天微微亮,朱棣睜眼一瞧,這才發現身處敵營。

朱棣給左右使個眼色,讓他們莫慌,然後趁其不備,躍身上馬,疾馳穿營而過。

盛庸所部根本沒想到燕王竟然宿在他們的營地,驚愕對視間,朱棣已衝出大營,揚長而去。

回到己方營地,朱棣快速集結隊伍,整軍備戰,及時複盤昨日戰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對諸將說:“大抵臨陣貴於審機變,識進退,須以計破之。”

“兩軍相鬥勇者勝,此光武所以破王尋也”,朱棣高聲鼓舞士氣。

臨陣貴在隨機應變,進退自如,善用計策,戰術靈活,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朱棣一改往日猛衝硬闖的方式,新定的作戰策略,充分發揮騎兵機動性強的優勢,在混戰中快速來回穿插,發現敵軍薄弱環節,立即凶猛出擊。

早上晨光熹微,雙方派兵列陣,準備再戰。

燕兵在東北方向布陣,盛庸則在西南嚴陣以待。

按照既定安排,燕軍精銳騎兵於戰陣間縱橫馳騁,來回衝蕩。

盛庸所部不愧為精銳之師,陣形被衝開隨即複合,雖反複多次,但陣形卻未見紊亂。

燕軍未找到敵人破綻,便無法發出致命一擊。

雙方相持不下,激戰不已,兵刃相接聲、喊殺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此起彼伏。

雙方打得難解難分,足足膠著了四個時辰,仍未分出勝負。

值此關鍵時刻,一場及時的大風再次刮起,塵土飛揚,黃沙蔽天。…。。

盛庸所部逆風而戰,風沙迷眼,陡然轉為劣勢。

在狂風的相助下,燕兵順風而動,士氣高昂,迸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迅速扭轉戰局。

盛庸的部眾抵擋不住凶猛的攻勢,丟掉輜重,撤回德州。

“又是一場大風”,老皇帝聽到這兒,不由得感歎道。

朱高爔也難以自圓其說,隻得靜待老皇帝的高見。

“要是沒有狂風相助,你爹啊,勝負難料”,朱高爔眯著眼看向朱高爔,似乎在懷疑大孫子摻假。

天地良心,你火眼金睛,我哪敢呢?!

朱高爔委屈巴巴的小眼神,讓老皇帝疑慮漸消。

“就你爹這麼個打法,他是如何進逼京師的?”老皇帝久經沙場,一眼瞅出其中的不對勁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