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供桌前的陳玉華冷冷地掃了一眼老劉氏,眼中寒意凜冽,卻未發一言,僅用眼神便製止了欲要開口的媳婦。
老劉氏這番話無疑是惹惱了陽水村的村民們。
倘若取水之事不成,大家又怎好意思將陳玉華的那頭大肥豬抬走當作尾牙的主菜呢?
所以,陳玉華無需多言,族人們自會替他家出氣,妥善處理此事。
族長發話後,一直跟隨族長做事的陳明山和陳玉龍立刻上前,架著老劉氏的胳膊便走。
小劉氏則惡狠狠地瞪了沈秀娣一眼,滿臉不甘地轉身離開。
沈秀娣滿心困惑,自己既未言語也未舉動,怎就遭了這一瞪呢?但她也能猜到小劉氏記恨她的緣由。
突然,水塔之上有人大喊:“水送到了!成功了!成功了!”那是徐記木器行的學徒,負責在水塔上拔掉風車的定子。
他的喊聲雖被風吹得支離破碎,卻依舊被水車旁的人們聽見。頓時,眾人歡呼雀躍,紛紛讚歎陳玉華巧奪天工。
“厲害!真是奇思妙想!如此一來,許多山地都能變為水田了!”有人興奮地說道。
“嗯!這是個偉大的發明,官府應該會獎賞他吧?”有人的語氣中充滿了崇拜與羨慕。
合水鎮雖水田眾多,但也多山。若能將山地變為田地,人們的日子便能好過許多,對官府而言,也能增加稅收。
“這個大孝子很厲害啊!聽說還是個手藝精湛的木匠,難怪能琢磨出這樣的器物!這下可以開墾出好多梯田了。”一位路人讚歎道。
“厲害確實厲害,但這造價怕是不菲,有那麼多銀子,還不如直接買幾畝良田!”也有人在讚歎之餘,覺得陳玉華此舉有些得不償失。
“是啊!得不償失了!”有個身穿青衫的中年文士搖頭歎息,語氣中卻帶著些許酸意,“聽說大孝子現在連父母都不要了,怕是突然發財,要吃獨食不想再裝了吧?”
“謹言!”聽到青衫文士詆毀名聲的言語,站在旁邊的族長小兒子陳浩嵐立刻怒斥,“什麼都不知道就亂講,小心華子去縣衙告你!”
青衫文士不屑地撇嘴,“告我?那就去告啊!一個老實巴交的偽孝子,怕是還沒告我,就被縣令大人亂棍趕走吧!”
陳浩嵐大怒,就要伸手揪青衫文士的衣領好好教訓一番,卻被他媳婦林氏林宛瑜拉住,“夫君,今日是華子家的大喜之日,彆添亂。此人一看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讓他酸個夠好了。”
青衫文士被林宛瑜說中心思,惱羞成怒,正要開口駁斥,卻見陳浩嵐揮舞著拳頭:“這是我們陽水村的地界,你若再口不擇言,白打你一頓都是輕的。”
看到陳浩嵐那因做慣農活而粗大的拳頭,又想到自己若被陽水村村民痛揍一頓也將無處說理,青衫文士狠狠地瞪了陳浩嵐一眼,再陰狠地瞥過陳玉華,轉身離去。
陳玉華雖知曉村裡會有人心生嫉妒,卻沒料到還被其他人嫉妒。此刻他懷抱著兩個女娃娃,滿心歡喜。
實際上,昨晚上他就和徐嘉成師傅測試過,確認水車和風車動力十足,提水上水塔毫不費力。
為此,他還準備在水車旁建造一個磨坊,為村民們提供糧食加工服務。不為掙錢,隻為給烘焙房的原料來源提供一個正當的過明目渠道,還能順便有人看守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