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曹儼大喜,在給曹穆的信裡毫不掩蓋地說道:“陳恪之謀兒從未聽說過,戰前宣講的成效讓人驚喜。”
“陳恪說,讓將士們知道為何而戰,比加官賜爵獎賞銀子更有用......”
這是曹儼給曹穆的書信內容,他隻是簡要彙報一下渭州的軍事準備情況,其他內容都是敘述陳恪在軍事上的部署,包括宣講。
這是曹儼戰前給曹穆書寫的唯一一封信。
府州、麟州那邊戰火紛飛,曹穆率軍即將與元遷決戰,曹儼用這封信讓曹穆放心。
他有信心,這一戰贏定了。
而狄青卻心存疑慮,戰略明確了,但戰術卻讓他自己去安排。
“我怎麼部署這一戰?”他要思考這個問題。
陳恪給他兩萬廂軍,而要麵對的來犯之敵卻有兩到三萬的騎兵精銳,以他掌握的兵馬,擋住敵軍有可能,但想全殲敵軍絕不可能。
明白這個道理他就知道怎麼打了,騎上戰馬奔向渭州城。
狄青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藏兵渭州城內,追著敵軍的屁股打。
渭州方向做好全殲來犯之敵的準備。
而在府州、麟州方向,元遷分兵突襲兩座城池。
但讓他驚訝的是,這兩座城池的廂軍並未失去警惕,遇到突襲隻出現短暫的慌亂,隨即進行頑強的抵抗。
而城裡的內奸竟好似銷聲匿跡了,元遷所部猛攻兩天還是未能攻陷兩城。
但他不急,本部三萬兵馬仍然未動。
他已得到消息,曹穆和曾樂行率領的十萬大軍正奔向延州一線,他就等在這裡以逸待勞。
他在等渭州那邊的捷報,當元昊率領的三萬精銳突襲渭州後,擔心西北會被一分為二的曹穆和曾樂行就會分兵,一支去救渭州,一支去防守長安。
這時他的本部精兵就可以出動了,目標就是興軍的糧草輜重,曹穆和曾樂行計劃率領十萬西軍進攻天慶府,其準備的糧草輜重一定十分充足。
曹穆和曾樂行都是大興王朝的名將,自到西北後一直在籌措糧草,經兩個多月的準備,其糧食就達五十餘萬石,刀槍錘鞭不計其數,長弓一萬副,羽箭達十餘萬支。
這是長安城的內奸給他送來的消息,得到這個消息他的眼睛紅了,這些糧食、軍械是他急需的。
他想奪取這些糧食和武器,就要趁曹穆和曾樂行分頭撤軍後猛撲過去。
元遷的計劃已經展開,曹穆和曾樂行已經上當,駐紮在慶州的十萬西軍已往這個方向奔來。
得到這個消息元遷大笑一聲,轉對站在身邊的中年和尚朗聲說道:“大勢已成,隻等渭州方向的捷報了。”
中年和尚微微一笑,先誦一聲佛號,然後低聲說道:“打敗曹穆和曾樂行,不僅掠得大量物質,大人之名也會威震興律兩國,屆時就可逼迫興國與大人講和,重開榷場,並獻上貢銀,大人稱帝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這席話讓元遷心花怒放,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他的理想就是立國稱帝,此戰之後,這個良機就在眼前。
而身邊這個修善和尚則是他能立國稱帝的最大功臣,元遷想好了,稱帝後就封修善為國師。
修善和尚法術極高,還有未卜先知之能,封他一個國師的稱號,讓他成為自己的第一保鏢。
元遷想的很遠,連登基為帝後的官爵都想好了,而太子就是他的愛子元昊。
元昊有勇有謀,善於招攬人才還非常冷血,對自己的舅舅也是說殺就殺沒一點猶豫。
對這個兒子元遷滿意極了,登基之後必須立為太子。
此時的元遷躊躇滿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