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陰謀分子(2 / 2)

推斷這種事就看運氣,十拿九穩中的那個不穩定因素可能就出在某人拉肚子上。

一件拉肚子的小事就能讓十拿九穩出現了唯一,陳恪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不會說起這事,與李禎說起西北,在詳細敘述一番具體情況後,低聲說道:“臣已派人通知曾侯爺,陛下放心,律軍如要偷襲,張亢定能守住黑水城。”

他對張亢的評價很高,李禎完全接受,低聲問道:“你對西軍那幾個將領有何想法?”

陳恪低聲說道:“曾侯爺穩住幾年,就將西北交給曹儼和種世衡,他倆一武一文,曹儼負責拿下青塘,種世衡負責經營河湟之地。”

這個安排讓李昭和秦烈聽的眼睛都直了,而李禎卻輕輕點頭,低聲問道:“狄青呢?”

陳恪低聲回道:“狄青去廣西路,皇上派一名好文官配合他,將廣西路的民政治理好。”

這個安排讓李禎有疑問,“防備交趾?”

“不完全是交趾...”陳恪低聲回道:“有機會就將大理納入版圖,與曹儼一起對吐蕃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他對吐蕃那座高山充滿了狂熱的愛,還帶動了李禎的熱愛之心,再次輕輕點點頭,然後低聲問道:“北麵?”

陳恪輕笑一聲,低聲回道:“皇上聖明,招楊牧進京擔任太尉之職,由折克行擔任定遠軍統製,安定城無憂。”

聽他稱讚自己“聖明”,李禎高興,但有件事還要說,“對這項安排群臣異議極大,折克行是黨項人。”

陳恪淡淡地回道:“張元、吳昊不僅是漢人,還是舉人。”

說起這兩人李禎咬牙,再聽陳恪說道:“皇上是黃帝後裔,黨項人源於羌人,羌人源於炎帝一族,也是黃帝的子民,何嘗不是皇上的子民?”

這話讓李禎想起自己是黃帝的後裔了,其他各族都是炎黃部落裡的分支,都是一家人。

陳恪就是要用這麵大旗來一步步地收伏河湟之地,承認一家人的黨項部落就會有肉吃。

而李禎完全讚同陳恪的觀點,與陳恪熱烈討論安撫之策而忘了刺客的事,直到半夜時分的一聲怒吼傳來,“射箭。”

這聲怒吼瞬間讓福寧宮的周邊明亮起來,隨著慘叫聲響起,身在慈寧宮裡的劉太後也坐起身來。

她是和衣而臥,這時不需宮女上前伺候,起身淡淡地問道:“福寧宮那邊如何?”

話音落地馬忠就跑了進來,低聲稟告:“啟稟太後,曾毅指揮禦龍衛將士圍住了五十餘名賊人,現已射殺大半賊人,正圍殺餘賊中,一刻鐘的時間就差不多了。”

馬忠說的輕描淡寫。

劉太後卻淡淡地說道:“不那麼簡單。”

馬忠立刻回道:“太後聖明,李昭已安排禦藥監的那些人搜尋宮城,他本人和秦烈守在皇上身邊,還有平安道長和火龍道長,縱有暗藏高手也不能傷著皇上的一片龍鱗。”

說完這話馬忠將目光轉向林韻寧,恭敬地說道:“夫人,據我所知,那名白衣長袖的女子武功極高,曾在廣平糧外救走了魁梧大漢,又在洛陽城外襲擊陳侍讀...”

說到這他頓住,而林韻寧淡淡地回道:“請馬大人放心,我和小姑奶奶就在太後身邊。”

說到這林韻寧轉臉看看張出塵,不知她在這種局麵中能做什麼?

張出塵為表忠心,得知消息後連夜求見劉太後,跟在太後身邊寸步不離。

她的腦子轉得快,得到豐自武的消息,立刻知道陳恪是在通知他,毫不猶豫地將指揮權交給豐自武,即刻趕往皇城求見劉太後。

她有理由,皇上明日大婚,她有賀禮送上。

她將賀禮送給劉太後,不管李禎會不會挑理,走進慈寧宮就不想離開了,還與雲華道人談得十分投機。

她想修道,還在劉太後的支持下拜在雲華道人門下,又與林韻寧拜了乾姐妹。

麵對張出塵的表現,林韻寧認為這是她的陰謀,還是一個很大的陰謀,更嚴重的是,雲華道人竟稱張出塵有靈根,欣然收下這名弟子。

可她不能拒絕劉太後,又不能違逆雲華道人的意思,就得稱張出塵“姐姐”。

於是認定了,張出塵比陰謀分子更陰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