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換個地方(2 / 2)

律宗明過於保守了,契丹人至高無上,不會認可律邵宗。

而律乙辛則是一個奸臣,那個世界的耶律乙辛害死了蕭觀音,他就不想讓這世界的律乙辛害死蕭琉璃,這姑娘一口一個蛇妖,卻是一個善良的女人。

他也是個善良的人,一定要保護善良的人,隻有惡魔才會偏愛惡人。

他是這麼認為的,還覺得自己很善良。

可包拯卻不這麼認為,“自你走後,智機和尚神情恍惚,嘴裡嘟嘟囔囔也不知說些什麼。”

“而粱凜卻一直在沉思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他倆絕食了。”

包拯懷疑他使用了精神摧殘法,一席話讓他倆的精神徹底崩潰。

包拯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讓陳恪想辦法。

陳恪笑道:“我對智機和尚說,惡魔方才偏愛惡人,他去不了西天世界,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說,‘他要餓死,隻會下地獄’,他是一個真和尚,絕對不想去地獄,”

“而粱凜懷疑我已知道他家人的去處,為此擔心不已,解決的辦法也簡單,就說‘不想等待你家人的消息嗎?’”

聽他這麼說,包拯疑惑地問道:“梁家人不在日本?”

陳恪緩緩回道:“粱凜的城府很深,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需要不斷探之。”

他不肯定,粱凜之父梁承經常出海,說是經商,卻是落實安身之地,狡兔三窟的道理誰都懂。

他唯一能肯定的是梁承的安身之地不會離大興王朝太遠,他的野心還未消除。

但這個麵太廣,也許是日本,也許是台灣、琉球,也許是交趾和呂宋。

這麼多的區域他無法確定,肯定粱凜知道。

但粱凜不會招供,那是他的父親和家人。

他隻能不斷敲打粱凜來逐步縮小這個範圍。

而粱凜應該知道他的目的,雙方的較量剛剛展開。

所以粱凜不會絕食自殺,他想戰勝陳恪,不吃飯隻是反複敲定自己的應對策略而已。

陳恪肯定,與包拯合計一番,確定了應對措施,兩人拱手告辭,包拯去福寧宮向李禎彙報工作情況,陳恪走出宮門準備回家。

下班的時間讓人愉快,卻碰上讓他不愉快的張孜。

張孜也是一個操心命,應了那句話,“皇上不急太監急”,竟操心起李禎和曹儀的感情問題。

他倆的婚後生活不是很和諧,因為曹儀太嚴肅,而李禎的選擇太多,大婚之後就冊封了苗淑妃、劉德妃,還將張婕妤冊封為張貴妃。

這幾項冊封讓張孜不安,他認為皇上就應該與皇後舉案齊眉。

於是找到了陳恪,低聲懇求:“你想想辦法。”

陳恪大驚道:“你瘋了,皇上的私事也敢插手?”

“這不是皇上的私事...”張孜嚴肅地糾正他,“帝後和諧才能安國。”

說完這話張孜拱手深施一禮,沒等陳恪說話,起身就走。

張孜這個態度讓陳恪不滿,好像帝後不和國無寧日就是他的責任似的?

這樣一想他的心裡就無法安靜,趙禎與曹皇後的關係很一般,李禎與曹皇後的關係竟也存在問題,這事他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化身調解員與李禎推心置腹吧?

“我跟你說,家和萬事興,你應該斷絕與小三、小四、小五的聯係......”

調解員應該是這麼說的吧?可他沒當過調解員,純粹想當然,想來調解的效果也不會好。

他對自己的調解能力沒信心,鬱悶地走出皇城坐上馬車,走進麥園看見那道高挑的身影心裡一動。

這事他不好出麵,涉及李禎與曹儀的感情問題,林韻寧出麵比他合適。

想讓李禎斷絕與小三小四小五的關係,曹儀的表現才是關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